来源:正商参阅
“平地一声惊雷起,万顷风雨加于身。”
2025年新能源汽车最大的雷,这次可能真的要炸了!
被誉为造车新势力“黑马”的哪吒汽车,又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了,就在其频繁传出“复产复工”的消息后。
两个月前,哪吒汽车的破产案件获法院受理;一周前,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开启重整投资人公开招募,不少意向投资人参与。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哪吒汽车在7月份给员工发放了全薪,就是复工复产待定。
哪吒汽车的命运,仿佛春节档电影里哪吒重生般动人心弦,只不过这次牵动的是40多万车主和无数投资人的心。
毫无疑问,哪吒汽车如今正遭遇着创立以来最大的“生死危机”。
三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的数据,像一柄利刃刺破“逆天改命”的豪言。
“血海竞争”下,哪吒汽车的复活之路道阻且长。
如果最终没有等来“白衣骑士”,哪吒汽车又会怎样?
或许在哪吒汽车命运齿轮逆转的那一瞬,早已注定了结局!
01
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血海”竞争中,下一家被淘汰的新能源车企已浮出水面。
哪吒汽车最近又上了热搜,但这次不是因为“复活有望”,而是因为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前不久,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众新能源)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企查查APP显示,该起案件涉案金额约5.76万元,目前哪吒汽车公司已被移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不完全统计,该公司目前还存在102条限制消费令;1条终本案件,执行标的总金额为5717.09万元,未履行比例为99.9%;100条股权冻结信息。
这些对于刚有“复苏苗头”的哪吒汽车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6月12日,合众新能源破产申请被受理;6月19日,合众新能源新增破产案件;6月30日,合众新能源宣布面向社会预招募意向投资人,正式开启破产重整程序。8月4日,合众新能源正式开始寻资。
8月初,哪吒汽车桐乡工厂员工首次领到全额工资,这与数月前仅能拿到2000余元底薪或工资遭腰斩的窘境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足额发放工资,还有消息称,工厂员工已开始清理现场、检查设备、准备物料。
同时,哪吒汽车也在着手联系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点,清点仍愿意留下的合作方,并承诺提供资金与物料支持。
种种消息被不少人解读为哪吒汽车重启产线、全面复工的信号。
可惜直到如今没有等来哪吒汽车正式复工复产的消息,反而是母公司又双叒叕成了被执行人。
哪吒汽车爆雷背后,是数十万车主无处维修的困境和整个市场信任链条的断裂。
02
作为合众新能源旗下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哪吒汽车于2018年6月发布,不仅是国内早一批的造车新势力车企,更是最早获得新能源乘用车“双资质”的企业之一。
2022年,哪吒汽车凭借着高性价比和实用配置,以全年超15万辆的销量夺得造车新势力品牌销量冠军,被誉为是造车新势力的一匹大“黑马”。
2023年,意气风发的哪吒汽车为自己定下了25万辆的年销售目标,结果却惨不忍睹!
据官方披露数据,哪吒汽车2023年销量大幅减少,只有3个月有10%以上的增长,其全年销量为127496辆,同比下降16.16%。
2024年,哪吒汽车销量“腰斩”,全年仅交付约6.5万辆,并开始出现经营问题。
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亏损额分别约为48.4亿元、66.66亿元和68.6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额超180亿元。
之后,员工欠薪、工厂停摆、供应商与经销商上门要债、APP断网车主售后无门等问题不断,哪吒汽车迎来至暗时刻。
磕磕绊绊地熬过了2024,哪吒汽车2025的表现更加做实了“大厦将倾”的传言。
2025年初,哪吒官网曾崩了一次,显示“维护中”无法打开。虽然后来恢复正常使用,可在新能源车“血海竞争”背景下,还是狠狠地纠动了哪吒车主的神经。
2025年至今,哪吒汽车交出不到四位数的惨淡答卷,销量相比巅峰时期暴跌98%。
谁能想到,曾经的造车新势力黑马仅经历了3年“窗口期”,便从“风光无限”跌落至“停产破产”,令人唏嘘不已!
03
遥想当年,哪吒汽车也是明星企业,获得不少资本青睐!
2017年至今,哪吒汽车已累计完成超10轮融资,总额达292.5亿元(不含未披露融资金额)。
八年烧光近300亿,哪吒汽车爆雷背后,是企业战略的严重失误。
早期凭借哪吒V等低价车型抢占市场,但2023年推出的高端车型哪吒S因车身扭转刚度比竞品低20%,被讥为“塑料瓶造装甲车”。
更荒诞的是技术路线的摇摆——年初规划的增程式路线在广州车展突改纯电,800V高压平台量产推迟两年,自动驾驶团队三次重组仍未能交付高速NOA功能。
数据显示,哪吒汽车研发投入长期不足营收的5%,远低于行业15%的平均水平,导致其智能化水平明显落后。
由于对融资输血过度依赖,且内部管理混乱、决策频繁变动,导致产品规划失焦,进而引发销量大幅波动并陷入了困境。
不过,与其他黯然退场的新势力车企不同,哪吒汽车手中仍握有工业用地、造车资质和现存产品线等“复活筹码”。
然而,在品牌效应极为重要的汽车消费领域,市场上绝大多数消费者早已对哪吒品牌失去了耐心,哪怕后续有新投资者为哪吒汽车“输血”,盘活成本高昂不说,“血海”竞争之下,哪吒汽车压根就没有时间与消费者恢复信任。
在资金短缺、工厂停产、政府补贴退回等多重压力下,哪吒汽车能否成功“翻身逆命”,不久的将来终见分晓。
04
哪吒汽车的崩盘,撕开了新能源狂飙时代的隐秘伤口:资本催熟的估值泡沫、忽视核心技术的战略短视、对用户与供应链的傲慢,终将在产业规律前现出原形。
哪吒汽车的困境并非孤例,而是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体面临的转型阵痛,已从“规模扩张”阶段迈入淘汰赛的“绞杀阶段”。
威马、天际、自游家、恒驰、爱驰汽车......纵观这些倒下的新势力,至少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点——产品定位不清、品牌没有鲜明标签。
纵观行业来看,当前的竞争阶段已经不再是依靠一两个爆款车就可以活下去,企业需要持续的现金流和可用于市场竞争的现金储备,拼的是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质量、规模、体系能力等。
当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实现20%毛利率,理想汽车靠单品利润过万稳住现金流,哪吒的低价策略反而成了“每卖一辆亏一台五菱宏光”的死亡循环。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加速洗牌,拥有更稳健的资产负债表无疑是这场残酷淘汰赛最终赢家的必要条件!
百年大变局下,优胜劣汰在车圈展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当补贴退潮、竞争白热化,唯有敬畏技术、深耕体验、构筑真实竞争力的企业,才配赢得终局入场券。
就像比亚迪王传福说过的那样,“新能源汽车发展只会越跑越快,不会给我们停下来、慢下来、喘口气的机会。”
大浪淘沙,落后的新能源车企势必将在这波淘汰赛中被淘汰;火炼真金,中国新能源车在烈火淬炼中技术只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