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大佬丑闻隐退!26岁豪门千金豪掷2.2亿,神秘家族浮出水面


她是新城控股创始人王振华的女儿,也是新城现任董事长王晓松的妹妹。王振华曾是地产圈叱咤风云的人物,昔日坐拥巨额财富,却在2019年因猥亵女童案件入狱,曾经的500亿身家,如今已缩水七成。

港股又上演了一出“富二代首秀”。

近日,中国新零售供应链公司悄然迎来新控股股东—万疆资本,后者以2.228亿港元收购前者75%股份,这本是一次普通的股权交易,但背后的掌舵人却让市场哗然,竟是只有26岁的王凯莉。

▲收购协议,来源:港交所官网

王凯莉并非普通投资人。

她是新城控股创始人王振华的女儿,也是新城现任董事长王晓松的妹妹。王振华曾是地产圈叱咤风云的人物,昔日坐拥巨额财富,却在2019年因猥亵女童案件入狱,曾经的500亿身家,如今已缩水七成。

如今,王氏兄妹俩各有分工:哥哥王晓松守在A股,守住家族的老本,而妹妹王凯莉带着“HuaSheng家族信托”的资金,第一次在港股亮相。此次交易更像是一种信号,市场好奇的是,她是在帮家族重新布局资产,还是另起炉灶、谋划更大的棋局?

▲交易完成后的股权分配,来源:港交所官网

/ 财富缩水70%,

从491亿到148亿 /

1962年出生在江苏常州的王振华,是“草根逆袭”型地产大佬。年轻时他在国营棉纺厂当过车间副主任,后来自己办过家纺厂,但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杀进”地产行业。

1993年,30出头的王振华创办了武进市新城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从常州本地做起,一路拓展到长三角,再迁往上海,逐渐完成全国化布局。

2000年之后,新城的版图不断扩张,从住宅到商业,甚至在资本市场上“三线作战”:2001年新城地产B股上市,2012年新城发展登陆港股,2015年新城控股A股上市,2018年新城悦服务也登上港交所。2018年新城销售额突破2000亿,跻身TOP10房企,王振华本人也在富豪榜上风光无限,一度坐拥491亿元身家。

然而,2019年因为猥亵儿童罪,王振华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企业声誉和个人形象瞬间坍塌。新城控股当年7月就火速换帅,由儿子王晓松接棒董事长。彼时的地产圈,几乎没人再敢公开提“新城王振华”,这位曾经的“地产创富一哥”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敏感词。

出狱之后,王振华几乎销声匿迹,不再露面,不接受采访,也不在公众场合亮相。

表面上,他似乎已经彻底淡出了地产舞台,连带着财富也在快速缩水:从高峰期的491亿元,到2023年的190亿元,再到2024年胡润榜单上只剩72亿元,排名从357名一路掉到3058名,三年间蒸发超过六成。

而根据2025年6月公布的《2025 新财富杂志 500 创富榜》上,王振华的身家大约是148.7亿元,相比高峰时期缩水超过七成。

▲《2025 新财富杂志 500 创富榜》来源:新财富杂志

表面看上去“很惨”,但新城系并没有因此崩塌。

2024年新城控股依然实现了近890亿元营收,虽然同比下滑25.32%,总资产也缩水17.89%,可其公司项目遍布142个大中城市,总数超过700个,本身市值加上新城发展、新城悦服务三家公司合计仍在500亿规模,与那些资金链断裂、债务爆雷的同行相比,新城好歹还是“幸存者”。

不仅如此,王振华通过“Hua Sheng”家族信托,依然掌握着新城系三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换句话说,他只是从前台走到后台,但真正的核心利益,依然牢牢掌握在手里。

▲新城控股营业收入走势,来源:东方财富网,新城控股官网

结合儿子王晓松的背景来看,就更能明白这种安排的合理性。1987年出生的王晓松,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从基层工程师一路干到总裁,早早在新城系内部历练过。换帅后,承担起对外发声的角色。而王振华则完全隐身,让公众注意力集中在“二代掌权”,淡化父辈的负面色彩。

对于王振华来说,这已经算是一种“止损”。毕竟,地产寒冬下,头部房企一个个日子都不好过,很多曾经的明星企业都陷入债务泥潭。相比之下,新城还能在榜单上占个位置,这已经说明了问题。

要说王振华的老练,不在于他还能不能重回“镁光灯之下”,而在于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收声、什么时候该退场。只是,当父辈选择退守、儿子坐镇中军的时候,这个家族并没有就此“按下暂停键”,家族的另一条线——王振华的女儿王凯莉,正通过收购动作走上舞台。

/ 低调操作背后的“大算盘” /

26岁的王凯莉,北京大学文学学士毕业;2023年和2024年,分别拿到悉尼大学策略公共关系硕士和伦敦大学学院文学硕士,主修数码媒体。小时候,她爱画画,但王振华则坚持让她“走实用路线”,不让她学工艺美术,理由是这个行业太依赖人脉、运气和天赋。妥协之下,她选择了新闻与传播专业,却始终保留了对创意的热爱。

王凯莉行事低调,但在资本市场的操作却令人措手不及。此次交易的中国新零售供应链原市值仅22亿港元,且连续五年亏损,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建筑服务和物业投资,属于传统且不算“高光”的赛道。但正是这种平淡又“小盘”的标的,为她提供了“练手”空间。在这次交易公布后,公司股价复牌五个交易日上涨35.43%,市值回升至23亿港元,可见市场对她低调操作认可度颇高。

拿孙喆一做个对比:2017年,孙喆一被任命为融创中国执行董事,其父孙宏斌便迅速出手,以438.44亿元从王健林手中收购了万达旗下13个文旅项目近91%的股权。随后在2018年,又以62.81亿元接盘与这些项目相关的设计、建筑与管理公司。短短两年间,孙宏斌在这场“世纪并购”中累计投入超过500亿元人民币。此后,他将这些收购项目交由孙喆一管理。 有父亲这样的资本后盾,孙喆一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在巨人肩膀上试错,更何况,他本人作风低调,也逐渐显露出一定的能力与潜力。

但是,这种“练手”的方式也意味着高压与束缚。

2023年春节档,孙喆一押中的《流浪地球2》为融创文化板块带来票房与口碑双丰收,但这点收入对于债务缠身的融创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年底,他又被调回融创北京区域,与老将荆宏搭档,继续在地产主业中接受历练。这也说明,他的舞台与空间始终被融创整体的经营困境“束手束脚”。

反观王凯莉,她并未选择父辈那种动辄上百亿的大手笔,而是通过港股小盘股切入,投入成本低、风险可控,还保留了充足的操作弹性。等模式跑通、经验沉淀之后,再为家族未来更大规模的资本布局探路。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标的公司连续五年亏损,说明业务可能存在问题,虽然2025年上半年营收迎来增长,但无论是市场竞争力,还是管理效率,都需要大刀阔斧调整,否则控股也可能沦为“折价接盘侠”。

值得一提的是,在投资之前的今年2月,王凯莉还参与创立了米塔集文化(上海)有限公司,自己担任法人兼董事,注册资本1000万元,方向是文化艺术。6月,米塔集的第一家潮玩门店在常州飞龙吾悦广场开业,挂出的口号很中二:“一家很久很久以后的潮玩公司”。从资本到创意,她显然是两条腿走路——一边在港股市场里稳健试探,一边在文化消费领域大胆探索。

▲米塔集文化(上海)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来源:天眼查

/ 地产大佬二代

“接班”路上的坑与坡 /

如果把目光拉远一点,王氏家族的动作,并不是孤例。地产大佬们在市场低谷后的共同动作,就是“退后一步,让孩子上”。

例如,世茂集团的许荣茂家族,儿子许世坛从2004年开始参与管理,他玩起了“高周转快去化”的组合拳,把开发周期从12-15个月缩短到9-12个月,让资金回流和库存消化都提速一大截,2013年就把世茂送进了行业Top10的圈子。

碧桂园的杨惠妍也是代表,她从2012年起,逐步接管公司运营,把2012年的400亿销售额,一年就翻到了1060亿,顺利加入“千亿俱乐部”,还在2015、2016年首次以官方照片亮相年报,正式宣布接班。

不过,接班的路也有走的不顺的。

新世界发展的郑志刚,把K11艺术商业帝国五年内扩张到大中华区10个城市,但重资产模式带来的资金压力,让公司2024 财年新世界发展出现股东应占亏损 196.83 亿港元,是公司 20 年来首次年度亏损。营业收入约 357.82 亿港元,比上年下降 34%,连续三年出现收缩。2025 财年上半年亏损 66.33 亿港元,经营状况尚未出现转机。

▲新世界发展股价走势,来源:瑞士银行研究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二代们的接班路线五花八门:有人干得风生水起,有人一路磕磕绊绊。成绩好坏不同,但都有一个共性——二代接班不只是继承,更是一场“守业+发展”的双重考验。

地产圈过去三十年靠重资产、重杠杆的模式风光无限,如今越来越需要更加灵活的“打法”,所以,当王凯莉收购中国新零售供应链股权的消息落地时,可以把它当成“新城系公主”接班的小试牛刀。不管怎么看,核心都是:家族的野心没消失,只是换了更灵活、更低调的方式继续延续。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地产大佬丑闻隐退!26岁豪门千金豪掷2.2亿,神秘家族浮出水面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