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暴跌,东方甄选怎么了?


主播依赖倒是去了

但也没成线上山姆

8月22日,俞敏洪在东方甄选2025年财报电话会议上意味深长地表示,自己置身“暴风骤雨”之中。

其实,“暴风骤雨”中的何止是俞敏洪。

自今年7月以来,东方甄选股价反常暴涨近4倍,年内高点一度达到53.7港元。但“过山车”来得猝不及防:8月19日东方甄选先是暴涨超过20%,接着又急跌近20%,全天振幅超过45%,市场一片哗然。

截至8月28日午盘,东方甄选股价情况。图/Wind

而8月22日发布最新财报,又开启了东方甄选新一轮的下跌。

8月25日,东方甄选股价单日大跌12.89%,26日大跌11.2%,收盘价28.08港元相较于53.7港元近乎“腰斩”。如果从8月19日最高点算,到8月27日收盘,东方甄选市值蒸发了约27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48亿元)。

董宇辉“单飞”后的首份年报,究竟透露出什么信号?

暴跌

今年1月,在与辉同行分拆后的首个业绩会上,俞敏洪曾坦言:“经历了巨大不确定性后,东方甄选需要有一个恢复期。”

与董宇辉“分手”一年,东方甄选在业绩层面仍未完全走出余波。公司营收与净利润的大幅度下降,被外界理解为“去董宇辉化”的显著阵痛。

2025财年(2024年6月1日至2025年5月31日),东方甄选持续经营业务(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营收与GMV分别为44亿元与87亿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别为32.7%、39%。而2025财年中期持续经营业务的跌幅仅为9.3%,这意味着其全年业绩下跌幅度进一步扩大。

受董宇辉影响更大的,是公司的盈利表现。2025财年,东方甄选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620万元,同比暴跌97.5%。

东方甄选表示,营收下降主要是由于直播电商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公司在业务战略上的调整;而净利润方面则受到出售与辉同行的财务影响。

造成断崖式下跌的最大单笔因素正是付给董宇辉的1.4亿元“分手费”(体现在行政开支科目,使该项费用同比增加 22.5%)。剔除与辉同行影响后,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1.35亿元。

这份财报让市场“慌了”——8月25日、26日连续两天股价跌幅超10%。

股价反映出的问题,其实更为复杂。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东方甄选今年7月以来股价的翻倍式大涨远远偏离基本面,背后可能存在多重资金博弈。

8月19日东方甄选股价振幅高达45%的“过山车”就是一个鲜明例证。从交易数据上看,东方甄选全天换手率达‌21.48%‌,创下近三年新高。当日股价经历剧烈波动,成交额达93.85亿港元。

当然,股价暴跌更本质的问题还是出在基本面,东方甄选最新业绩体现出的成长性跟不上现在的股价。换句话说,东方甄选当下属于严重被高估的状态。以市盈率来说,截至8月27日,东方甄选的市盈率TTM超过4500;从零售业横向对比,沃尔玛、开市客分别在35、55左右。

在郭施亮看来,东方甄选的股价反应的除了基本面变化外,还与市场情绪面变化有关,此前公司股价存在一定急涨虚高的情况,一旦市场情绪下降、热度减退,或者改革转型过程中出现不顺利的情况,都可能影响市场估值定价。

依赖

想要走出风雨,东方甄选的必选项是让市场看见更明确的成长性。而市场担忧的问题其实很明显——没了董宇辉这样的现象级大主播,东方甄选到底行不行?

至少从当前的财报数据来看,头部主播所带来的流量效应短期内是难以替代的。2024年7月,东方甄选主账号的粉丝数跌破3000万,时至今日东方甄选粉丝仍未涨回到3000万。

GMV大降的同时,声量也在降低。以抖音带货月榜排名而言,东方甄选主账号已经被与辉同行甩在身后。蝉妈妈数据显示,自去年8月至今年7月,东方甄选主账号仅有4次进入带货月榜前十,对比之下,与辉同行从未跌出前三。

作为应对,其实早在董宇辉离职前,东方甄选就“未雨绸缪”,推行主播轮动制和垂类专营号的策略,开设了生鲜、服饰、美妆等细分直播间,并在董宇辉离职后加大了运营力度。

但仍挡不住头部主播的接连出走。今年6月,董宇辉之后,东方甄选头部主播顿顿(王若顿)也宣布离职。其常驻的“东方甄选美丽生活直播间”曾拥有400多万粉丝,是东方甄选主账号以外最火的垂类直播间。

对东方甄选来说,隐忧不止于此。比主播依赖更“隐形”的,是平台依赖。

今年1月,俞敏洪曾透露,东方甄选60%—70%的销售额依赖于抖音平台。他甚至直言:“这对于一个独立的上市公司来说,不是正常的商业模式。”

2023年以来,从出抖入淘,到推出自营App、付费会员制度,东方甄选“独立”态度鲜明。俞敏洪也在本次财报会议中多次强调,东方甄选最主要的任务是增加App的活跃度、注册量和会员人数。

但东方甄选的会员增长却面临瓶颈。自2023年10月推出199元/年的付费会员制度以来,东方甄选App付费会员的规模曾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25年5月31日,东方甄选App付费会员订阅数量达26.43万人。

然而,其付费会员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025财年,东方甄选App付费会员全年增加6.57万人,而2024财年仅下半年就增加了7.48万人。

另外,2025财年东方甄选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的总GMV为87亿元。其中来自东方甄选App的占比从2024财年的8.4%,提升至15.7%,但占比仍然较低。

耐心

不可否认的是,东方甄选仍在为提升成长性而努力。

在外界看来,东方甄选想要讲述的是“线上山姆”的故事——以自营商品代替主播逻辑。

截至2025年5月31日,东方甄选已累计推出732款自营产品,而去年同期为488款。自营产品类别也从最初的生鲜食品及零食大幅扩展,新涉足日常消费品、食品和家居用品等。

基于这样的战略与动作,自营产品与毛利率的提升成为东方甄选2025财年的数据亮点。2025财年,东方甄选自营产品占总GMV比例从2024财年的40%提升至43.8%,自营产品总收入达到35亿元,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率从25.9%提升至32%。

只是,自营占比和综合毛利率的提升虽然能拿得出手,但并不算是加分项。毕竟从绝对值来看,自营GMV同样下降了约33%,占比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整体盘子缩减幅度更厉害;此外,报告期毛利率虽有提升,但32%的数值仍然比不过巅峰期2023财年38.2%的毛利率水平。

况且毛利率的提升,还是建立在“抠人效”的基础之上。2025财年,东方甄选员工数量减少482人,同比减少约25%,薪酬开支总额同比减少17.6%。俞敏洪曾在2025年1月表示:“尽管公司业务量并未显著减少,甚至部分工作量还有所增加,但仍然实施了裁员。”

不容忽视的是,转型并不容易,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在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零售行业专家鲍跃忠看来,东方甄选存在一系列的渠道挑战——既要面临对外部平台的高度依赖、自身商品体系缺失、全渠道转型滞后的问题,又需要突破自有品牌转型的瓶颈。

鲍跃忠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零售行业的核心逻辑,在于商品与品类管理体系。近年来商超行业频繁出现问题,本质上都是商品层面的漏洞,而搭建完善的品类管理体系需要长期积累。

而自有品牌建设转型方面,受困于时间与经验等因素,东方甄选在供应链深度、SKU广度与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很多产品线均为新近设置。其虽在自营商品上尝试颇多,但并未形成非常鲜明的特色。

2024年初,东方甄选自营五常大米被“打假人”质疑“与产地不符”,厄瓜多尔南美白虾被质疑“检测指标异常”,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讨论。尽管东方甄选迅速出示第三方检测报告自证合规,但仍有部分用户对其产品质量产生疑虑。

“东方甄选,无论是俞敏洪还是企业本身,都缺乏零售基因,从未涉足过成熟的商品体系建设,在大零售深度变革的背景下,其商品体系的短板只会愈发明显,后续搭建难度或将更为艰巨。”鲍跃忠说道。

东方甄选未来能否真正成长为“线上山姆”,将是平息这次“风雨”的关键。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连续暴跌,东方甄选怎么了?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