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行业] 11月21日,以“新科技・新生活”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广州车展”)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车展集中展示了中国汽车工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成果,呈现中国为全球汽车产业革新提供的“中国方案”。同期,汽车之家邀请了阿维塔科技副总裁雍军做客展台,进行深入交流,一起聚焦创新,共话行业未来。
在与汽车之家的交流中,雍军表示,与华为的合作中如果只将其看作供应商,无法充分发挥全部能力。阿维塔自身可能具备50%,需要华为补全另外的50%,而不是完全放弃自身能力。在他看来,阿维塔与华为共创的“HI PLUS”互补合作模式有助于整个产业的进步,而华为于本届车展前推出的两个“境”品牌,就是基于此类模式展开合作的。
雍军透露,华为方面未来一段时间仅与八家企业开展深度全面合作,包括“一个塔、两个境(奕境、启境)、五个界(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这就是这家技术公司目前与车企的合作格局。
2024年7月,新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一级央企。在雍军看来,作为中国长安旗下汽车品牌,新央企的成立,让阿维塔人想要承担起代表中国走向全球的高端品牌重任。与此同时,他也坦言,阿维塔也因为新央企的成立,获得了一定的资源倾斜。未来,阿维塔将在新央企的架构下,承担新的使命,也迎来新的机遇。

阿维塔科技副总裁雍军(左)与汽车之家交流
以下为对话实录(精编):
汽车之家: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在本届广州车展上,阿维塔最值得关注的内容有哪些?
雍军:这次我们带到广州车展的所有产品都是在售车型,并没有在展台举办新车发布会,也没有展示明年即将上市的新品。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重视广州车展,而是因为本次展台上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与华为的合作,这是我们希望向消费者传递的核心信息。例如,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昨天华为发布了新的合作品牌,实际上这一合作模式的开拓者是阿维塔。
今年年中,我们与华为共同创建了一种新模式,我们称之为“HI PLUS模式”。这是一种创新合作方式。以往华为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华为HI模式,即华为提供核心部件和解决方案;另一种是华为智选模式,本质上属于代工模式,所有事务由华为主导,合作方主要负责宣传。但我们评估认为,华为的能力非常全面,不仅拥有领先的科技,其营销体系、用户运营能力、服务水平以及未来产品定义能力都很强。同时,华为也是一个非常善于反思的团队。
汽车之家:善于创新。
雍军:如果我们只利用其核心科技,实际上未能充分发挥华为的全部能力。但我们也不认为自身是零基础。如果说一个完整的拼图是100%,我们自身可能具备50%,我们需要寻找另外的50%。我们并不希望完全放弃自身能力,转为“归零”模式,这也不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
我们相信,与华为的互补合作实际上有助于整个产业的进步。因此,我们共创了“HI PLUS模式”,即将我们所有能力与华为的全部能力——不仅是其领先的部件与系统——相结合。这种模式所打造的汽车产品,必将超越其他合作形式。在我们创立这一模式后,认为它是一个不错的合作方式。昨天发布的两个“境”品牌,就是基于这种模式展开合作的。
因此,华为方面表示未来将合作八家企业,包括“一个塔、两个境、五个界”,此外还有一些零部件合作模式。这就是目前的合作格局。所以,我们这次发布会的核心,正是讲述这一战略合作。

汽车之家:随着华为的不断发展,其合作伙伴越来越多,深度合作的企业也在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华为还能与阿维塔继续深化合作?
雍军:在公司还未更名为阿维塔时,我们就已与华为展开合作,应该说是最早与华为深度合作的企业之一。当时,华为的所有技术还停留在PPT阶段。业界曾流传关于“灵魂论”等说法。真正重要的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阿维塔是从始至终与华为保持最深层次合作的伙伴。我们相信,凭借阿维塔自身的造车能力,加上华为的科技实力,以及宁德时代在三电领域的技术,必将能够打造出一个具有强大品牌力的品牌。
即便在华为还处于PPT阶段时,他们所描述的一切,我们都认为是未来的方向。因此,我们展开了合作,帮助华为孵化了多项技术,我们为其提供了新平台,共同将这些技术孵化成功。基于当前的业务模式,所有技术都需围绕用户和数据展开。我们也是华为最早的数据提供方之一,通过共同创造,积累了大量用户行为数据,这些数据不断迭代优化。从一开始,我们就相信这一模式是正确的;看到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更加印证了我们的眼光。我们也认为,更多伙伴的加入能够共同推动这一模式更快孵化,实现共同进步,这是我们内在的动力所在。
后来,华为进行融资时,我们成为其最早的股东之一。在我们参与时,除了华为,主要就是我们;随后赛力斯也加入进来。到目前为止,只有我们和赛力斯参与其中。我们相信这一模式未来会成功,我们投资华为,华为也将技术反哺给我们,从而形成一个相生相融的共同体。这正是我们与其他品牌不同的地方。
汽车之家:能感受到阿维塔与华为这些年的合作确实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目前已连续8个月实现销量破万。在我们这样的高端定位的企业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您认为,除了华为的技术赋能之外,还有哪些因素推动了这一成绩?
雍军:正如您所说,连续8个月销量破万对阿维塔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基石。就像一个人,在跨越温饱阶段后,开始建立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汽车行业,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律:当月销量未过万时,品牌仍在生死线上挣扎;而当品牌连续销量过万时,意味着它已经度过了生存期,有机会构建品牌向上。因此,我认为连续8个月,以及接下来的9个月、10个月销量过万,对阿维塔品牌而言,标志着我们已经渡过了生存危机。接下来,我们思考的是如何避免陷入内卷、规避价格战,持续构建品牌向上、产品向上,以及深化与用户的情感连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
您刚才问及,除了技术、华为合作和产品之外,是什么原因带来了这一结果?我认为,关键在于品牌。阿维塔销售的每一辆车,不仅仅是车辆本身,更是一位销售顾问。每一位阿维塔的用户在使用产品后,都会因其强大的产品力而愿意分享。这不仅帮助我们快速裂变,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用户心中锚定了高价值品牌的形象。
通过提供卓越的产品,不断反哺品牌力,吸引具有相同价值观的用户加入,从而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阿维塔用户的年轻、高知、活力与乐于分享,这样的用户群体也推动了阿维塔品牌的螺旋式上升。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也是助推我们销量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汽车之家:我们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用户在使用后也会口口相传,让品牌的标签自然形成,这正是高端品牌应有的良性发展状态。我们知道,今年新长安的成立在行业内关注度很高。您认为,成为独立的央企对阿维塔品牌发展带来了什么?
雍军:我认为,新央企、年轻央企的成立对阿维塔而言,在以下几个方面带来了积极作用:首先,它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是向下的,而是推动我们向前的。在那一刻,所有阿维塔人的使命感与以往不同。
过去,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长安的高端品牌,因为长安此前缺乏高端品牌,这是过去十年的目标。而当长安成为新央企,尤其是国家赋予其更深的战略定位——代表中国汽车品牌走向全球的汽车集团——之后,阿维塔的使命不再仅仅是打造长安的高端品牌,而是要成为代表中国走向全球的高端品牌。
这种压力反过来成为巨大的推动力,它并非纸面文章或可见可触,但所有阿维塔人在新央企成立的那一刻,都深切感受到了这种使命感。
汽车之家:担子更重,责任感更强。
雍军:这是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是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利好。长安汽车将其最现代化的数字工厂交给阿维塔使用,后来该工厂更名为阿维塔数字工厂,将生产阿维塔的所有车型。该工厂基于华为和联通的5G数字底座打造,是一座黑灯工厂,厂内工人很少,主要依靠机器运作,即使关灯也不影响操作,数字化和自动化水平极高。生产全过程实现端到端检测,从该工厂出厂的产品可以说是高质量的代名词。由于新长安的成立,阿维塔拥有了全球领先的5G数字工厂。
当然,远不止于此。例如,我们与海尔建立了战略合作——海尔与汽车之家也有深厚关系。上次海尔集团董事长周云杰总也提了一台阿维塔12(参数|询价)。这是长安汽车升级为新央企后带来的新合作,为阿维塔赋能。未来,大家会发现阿维塔将整合海尔全球领先的智能家电、智能换电技术,在渠道和生态方面的合作也会更加深入。与汽车之家的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这是新央企带来的机遇。
另一方面,我们有一台阿维塔车辆正在雪龙号上,前往南极进行测试,这是全球首款在南极进行测试的电动汽车。并非所有品牌都有这样的机会,南极并非随意可去之地,乘坐雪龙号前往南极的通常是院士或携带国家课题的高校教师。我们也宣布,所有测试成果和建立的标准将向中国全行业共享。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央企承担了更多社会责任,也需要做出更多表率。我刚才列举的并不全面,只是想说明,在新央企的架构下,阿维塔承担了新使命,同时也迎来了新机遇。

汽车之家:刚才提到当前中国市场非常内卷,包括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领域,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许多人在感知上认为各品牌差距不大。您认为,在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之后,下一步整个行业可能成为品牌新用户体验发展的技术、功能或产品会是什么?
雍军:当前舆论或媒体环境确实复杂,用户在购车过程中很难掌握全量信息,往往被误导,认为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大同小异,但本质上并非如此。
阿维塔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以及最基础的汽车安全等方面,实际上领先一到多个维度。但我们不能只关注现状,已在规划未来。我认为下一个爆发点,将是智能辅助驾驶的持续进步。目前尚未有品牌承诺完全实现L3,但L3在2026年必然到来,阿维塔耶必将成为少数能够实现L3的品牌之一。
我们也在规划其他方面,电动、底盘、智驾、座舱的跨域融合所产生的新能力,将是未来2-3年市场竞争的爆发点。例如,在9月5日长安汽车生态大会上,我们展示了智能底盘技术:在阿维塔12以220公里时速行驶时,主动扎爆前轮,车辆依然保持稳定性能。其背后是主动悬架与动力运动学控制的融合,带来了新的安全技术。传统汽车行业中,高速爆胎极其危险。但我们通过主动技术规避了这一风险,确保车辆不失控。这只是我们下一代技术的缩影。用户能感知到高速爆胎的风险,我们就以220公里时速爆胎演示,证明车辆依然稳定。其背后的整车动力、底盘及跨域融合成果,未来还将应用于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这样,整车将从传统汽车转变为智能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