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了充满“霸王条款”的投顾合同,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合法申诉,你的委托将得到最专业的处理!

当投资变"套牢":一位股民与投顾公司的维权之路

"王老师,您推荐的这支股票真的能翻倍吗?"2023年初,上海股民李伟(化名)在某持牌投顾公司的直播间里,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放心啦!我们这是机构内部消息,跟着操作稳的呀!"直播间里,西装革履的分析师信誓旦旦。三个月后,李伟不仅没等到翻倍行情,反而亏损了28万元。更让他震惊的是,那份看似正规的投顾合同里,竟暗藏着诸多"不平等条款"。

一纸合同的"文字游戏"

李伟的遭遇并非个案。近年来,不少投资者反映,一些持牌投顾机构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签约前天花乱坠,签约后推诿扯皮"的现象。

"合同第7条写着'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但签之前他们可不是这么说的。"来自广州的投资者张女士(损失15万)回忆道,"当时业务员拍胸脯保证年化收益不低于50%,还说什么'内部渠道'、'主力资金动向',现在想想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

这类合同往往存在几个典型问题:
- 责任不对等:投资者需承担全部风险,机构却无实质约束
- 服务模糊化:承诺的"专属服务"变成群发消息
- 退费门槛高:设置各种不合理条件阻挠退费

从愤怒到行动:维权之路怎么走?

四川的赵先生(化名)在发现被"套路"后,没有选择忍气吞声。"刚开始气得跺脚,后来冷静下来开始收集证据。"他保存了所有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并仔细对照《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关键证据包括:
1. 夸大收益承诺的聊天记录/录音
2. 未履行风险评估的证明
3. 服务内容与合同严重不符的证据
4. 诱导升级服务的营销话术

"最气人的是,他们让我不断加钱升级服务,说什么'至尊VIP才能享受核心策略',结果推荐的股票照样跌停板。"赵先生苦笑道。

📞立即咨询退费 158 2783 9931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专业人士的"破局"之道

面对复杂的合同条款,普通投资者往往力不从心。有经验的维权顾问通常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1. 适当性管理漏洞
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投顾机构必须对客户进行风险测评,并提供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服务。现实中,不少机构为促成交易,刻意淡化风险提示。

2. 格式条款效力问题
《民法典》第496条明确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义务的,对方可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内容。那些藏在合同附件里的小字免责条款,很可能因此失效。

3. 服务真实性核查
"很多投资者直到维权时才发现,所谓的'首席分析师'可能只是个刚毕业的销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核查服务人员的执业资格、过往业绩,往往能发现关键破绽。

您的权益,值得守护

如果您也遭遇过类似情况:
- 被高收益承诺诱导签约
- 发现服务与宣传严重不符
- 遭遇不合理退费障碍

请记住,沉默不是最好的选择。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或许能打开新局面。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二维码

法律声明: 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案例已做匿名化处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签订了充满“霸王条款”的投顾合同,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合法申诉,你的委托将得到最专业的处理!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