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闯:找准定位,每个人都能做出好内容


[汽车之家 行业] 11月22日,在广州车展汽车之家的展台上,2025创作者大会如期开幕。著名车评人闫闯以一连串的提问作为开篇,拉开了自己的演讲序幕:“如果,我只是成为了一个挣钱的机器,那我的意义何在?”

汽车之家

回想最初的自己,即便是薪资不高,热爱汽车的闫闯依旧投入到了汽车行业,成为了一名编辑,但那时候的他是非常快乐的。同样是因为热爱,大多行业从业者也都享受其中。但如今的现状截然不同,舆论风向反转:“车评人等于无底线充值?”“非商业内容也常会遭受负面评论”。是什么让这个行业口碑崩塌?

汽车之家

行业的风气也变成了“一切为了流量,黑红也是红”。在闫闯看来,这种运营逻辑叫做“没有内容羞耻心”。如果做内容没有羞耻心、一切为了流量,那媒体的价值是什么?闫闯在此次大会的演讲中,由初心出发,为大家深度解读了他的理解。

他表示:好内容等于“适合我的”乘以“正向价值”,“适合我”就是媒体人自身的定位,“正向价值”就是实事求是。想要做好内容,首先要想明白,内容对于用户的价值是什么?内容的意义又是什么?回到最初做内容的初心去思考,我们是谁?你想成为谁?你想做什么?

汽车之家

闫闯用“吸引力法则”作答,即“我只做可以吸引我的粉丝的、我自己开心的同时也让别人喜欢的内容”。内容有价值,吸引力法则永远存在。如果做的内容是“谩骂、有噱头”的,你吸引来的一定是“昙花一现”的或者想“骂骂街”的用户。好的内容一定是志趣相投的。

就“内容如何能越做越好”,闫闯还给大家分享了一个经验,他表示:“不用分析自己视频失败的原因,那些流量差的内容永远就忽略它,互联网只有爆款逻辑。只要从你的好内容中提取出你认为它火的原因,反复复制,这就是适合咱们做一个好内容的方式。”

以下为对话实录(汽车之家精编):

我今天的话题虽然是“相互吸引才是好内容”,但我可能想聊的和Tim是截然相反的。在我跟大家聊怎么做内容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进入到这个行业,或者现在更多思考的是“我是谁”,如果我出现了同样一个情况,比如说我今天出现在机场,我不知道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我只是成为了一个“挣钱的机器”,那我的意义何在。这可能是我今天更多想跟大家去聊的。

这次秋凤姐给我一个话题让我聊聊初心,聊聊热爱,聊聊专业,我更多想问问大家:今天我们加入汽车行业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回到之家,现在这个温度有点感觉了,因为每次的广州车展都是汗流浃背,我记得当时的工服都是有白色的汗碱,这是因为大家很喜欢汽车,那时候说实话挣到的工资是不足以支撑生活的。最初的汽车之家的薪资是不高的,但是大家非常快乐。我在想我们今天的这份工作即便做的像Tim影视飓风一样成功,赚到了无数多的钱,每天可以全世界旅行,那是你想要的吗,可能我只想在车展看看车。这是我的想法。

昨天我们在跟一个很大的广告公司老板聊天,他说你们怎么不跑商单,我说我加入汽车行业就是想来车展能够踏踏实实看看车,身边有很多朋友比如说我的老领导,大家可能都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加入到这个行业。

所以我也是在汽车圈经历了很多起起伏伏,但是经历了这些事情以后更多对于我而言,我可能不想从技术角度告诉你们如何获取流量,而是告诉大家怎么能够让你在一个你喜欢的行业做很久。

聊到我的背景,今天的荣幸是我加入汽车之家比较早。但是现在这个行业的现状是“车评人等于无底线充值?”,大家的商业节目最后收到的评论基本上都是负面和反向的,即便是非商业内容,也同样如此。刚才Tim也聊到了“第一时间抢热点”,非常对!汽车之家当年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抢先”,因为8点半上班,赶在别的人九点上班前把内容第一时间呈现给大家。所以当你九点在其他单位喝上茶的时候,打开汽车之家首页你看到了最新的汽车内容,这毫无疑问是对的。

但是目前即便我们抢先了最新热门车型,下面都是千篇一律的评论:这帮媒体全被充值了!但其实这只是一个新车发布内容。最初我们在做这个行业的时候,每个编辑有一个自己的专栏,大家来问车的时候都是叫老师,如今“老师”跟“车评人”一样都是负面词。你是谁就可以叫老师?所以是什么让这个行业口碑崩塌?

短短十年间,是什么让这个行业现在背上了如此负面的口碑?是“数码宝贝”吗?我觉得并不是。

为了赚到汽车广告这份钱,任何一个跨界博主进入汽车领域都是合情合理。无论是数码圈、体育圈还是明星圈,都可以进入商业投放最多的细分领域。

我觉得让如今汽车媒体背负骂名的是“保密协议”,很多人身受其害。背后是很多厂商作为,保密协议是给一个公平的条件吗?其实你们理解的很肤浅,比如说保密协议十大媒体签署,有可能今天闫闯提前一个小时分发是厂商默许的,之后的媒体会做什么你们想过吗?

之后的9个媒体想:他抢跑我吃亏了,我需要立刻马上把内容发出去。所以你们就成为了一个被厂商奴役的牛马,以最快的时间把这批内容以最好的资源释放出去。这种事情在这个行业里面其实发生过很多次,只是大家没有发现。在饭桌上收了违反保密协议的媒体500万违约金,过后再把500万返回去,这就收获了一个热搜。如此操作让媒体行业失去了下限。

今天和大家讲如何用标题、图片、简介、好的手法去做出有流量的内容之前,我要想和大家聊聊我们对于用户的内容价值究竟是什么?

现在行业背景是:一切为了流量,黑红也是红。最近最流行的汽车类视频是“扫地大妈站在车前,大妈以非常幽默的形式介绍车”。再举一个例子“回东北开什么车可以在老丈母娘前先动筷子”。这样的内容对汽车行业有什么价值吗?这样的运营逻辑叫做“没有内容羞耻心”。如果做内容没有羞耻心,一切为了流量,那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今天因为抖音平台火了,获取了流量成为TOP5,明天因为小红书火了,后天因为汽车之家火了,成为了行业的前三,十年之后呢?我们需要想一个问题,在这个行业干多久?我希望的是等到汽车之家20岁、50岁、60岁的时候,依然可以和大家吹吹牛、聊聊天,对于内容真的不是“黑红也是红”。想要做好内容,大家首先要想明白,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们对于用户的价值、意义究竟是什么?

每天以非常亢奋、和人打架的状态在网上分享内容,你吸引的粉丝什么样子的?你的内容如果讲道理,吸引的粉丝一定会讲道理的。如果内容是谩骂、有噱头的,你吸引来的一定是“昙花一现”的、或者想“骂骂街”的用户。好的内容一定是志趣相投的,因为我们不是演员,如果真的可以演一辈子,成为很好的演员,打了一个完美的人设,你不用做汽车这行,可以做演员,赚更多的钱。

回到最初的“内容初心”,我们是谁?你想成为谁?你想做什么?吸引力法则会让我觉得我只做可以吸引我的粉丝的、我自己开心也让别人喜欢的内容。

下一部分和大家讲一些具体的,汽车之家讲过很多次汽车营销漏斗,对于汽车营销的最上端“品牌认知”,相当于抖音打广告或者今天门口看到的广告牌,这个就是打开开口,知道有这样的一个车。

下一步产生兴趣:看看拍的美美的车,再到考虑阶段和车型对比:买一台SUV还是其他车型?再下面就是进入购买决策到店试驾,最后就是买了车之后,成为车主进行口碑传播。

大家需要想一想,你的内容适配整个流程漏斗中的哪一端,你就能很清晰地知道你要做什么样的内容。

对于我而言,车辆的直接评测是最适合我的内容。通过我的一些评价和介绍,让用户对车有更深入的了解,来决定他买还是不买。举一个商单的例子,有一个重要的二线豪华品牌,过去每个季度都会投我们一单,因为他不出什么新车,都是一些老车,我说你为什么每次投我们同样的内容,他说只要这个内容一发到店量就多,销售线索就多,转化就高。因为用户对这个品牌已经过了认知和兴趣阶段,他在考虑的时候需要临门一脚,这个就是我闫闯的地盘,这就是我们的价值。

好内容等于“适合我的”乘以“正向价值”,“适合我”就是你们自己的定位,“正向价值”就是在这个时代实事求是讲,以前我们还会做些“这车别买,信我别买”,这也是一个属于我的话题和热词。在如今这个媒体时代,这个东西已经不太行了。

我再给大家一个建议,不用分析自己视频失败的原因,那些流量差的内容永远就忽略它,互联网只有一个“爆款逻辑”。只要从你的好内容中提取出你认为它火的原因,反复复制,这就是适合咱们的做一个“好内容”的方式。

回归初心,未来可期。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闫闯:找准定位,每个人都能做出好内容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