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
作者 | 田羽
一边挨骂,一边数钱的金山办公,好日子可能要到头了。
近日,WPS母公司金山办公交出了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表面看,营收与利润双双增长、庞大的用户基数以及高企的毛利率,无疑都是好信号。但真正值得警惕的信号,藏在增速的断崖里:利润增长速度从曾经超过20%的高增长区间,跌落至个位数水平。
资本市场从不只看过去,更要看未来。当增速从20%陡然滑落至个位数区间,投资者很难不重新审视这家公司的成长性。
尤其在大模型与AI重构一切的当下,作为“软件行业标杆”的金山办公,股价表现已然落后于大盘。叠加此前员工持股平台的减持,以及业绩增速的急剧下滑,这些都在释放一个信号:金山办公在经历高增长后,拐点或许即将出现。
说到底,金山办公虽然坐拥庞大的市场份额,但用户规模似乎已趋近天花板,未来还能有多少增量用户?
更棘手的是,金山办公旗下的WPS近年可没少被骂,诸如“套娃式”付费、会员权益不清晰、推送杀熟等争议不断。考虑到其庞大的用户数量,有网友甚至认为,这可能是雷军旗下挨骂最多的业务板块。
然而,金山办公依然是雷军生态里的核心优质资产。虽然现金体量远不及小米集团,但凭借订阅模式的确定性与极低的资本开支,堪称是雷军手中最稳定的现金牛。
如今,高增长的红利吃完,金山办公也要开始还账了。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金角财经,我们将为你剖析更多社会热点,拆解经济事件背后的逻辑。
增长失速,还遭减持
2025年上半年,金山办公的业绩看似稳健: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均实现正增长。营收同比增10.12%至26.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3.57%至7.47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5.77%至7.27亿元。
更令人称羡的是其一贯的高毛利率:2022-2024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均在85%以上,意味着每100元收入里,对应的营业成本不足15元。
虽然说软件行业毛利率普遍不低,但金山办公的暴利程度也远胜同行。
在申万“横向通用软件”板块中,2024年(部分公司没有出今年中报),营收超过10亿元的18家公司中,金山办公的85.1%毛利率高居第三位,甩开后面的迪普科技(67.3%)和三六零(66.1%)不小距离,而这18家公司的毛利率中位数只有58.5%。
具体到业务层面,WPS个人业务和WPS 365企业业务都保持了增长。个人业务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8.38%,国内累计年度付费个人用户数4179万,同比增长9.54%;面向B端的WPS 365业务收入3.1亿元,同比大增62.27%。金山办公新增的WPS 365标杆客户包括中国联通、长江三峡集团、中国银联等巨头企业。
不过,虽然市场份额依然庞大,且业务依然暴利,但金山办公的增长似乎已经到顶了。
2025年上半年,金山办公的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增长只有3.57%和5.77%,2024年上半年,这两项增速数据分别为20.38%和19.35%;而2024年全年,金山办公这两项增速数据分别为24.84%和23.3%。
也就是说,金山办公的利润增速,是由超过20%的高增速水平,断崖式地下降到个位数水平。
要知道,资本市场眼中,上市公司的估值锚点从来不是过往业绩,因为过往表现早已反映在当前股价中,未来成长性才是决定估值溢价的核心。
截至8月25日收盘,金山办公的股价由年初的285.43元涨至323.62元,虽说涨幅约13%,但跑输了同期上证指数约16%的涨幅,意味着在AI概念席卷市场的背景下,兼具软件属性与一定AI概念的金山办公,股价表现明显滞后于市场整体水平。
雪上加霜的是,金山办公还面临重要机构股东的减持。
此前,天津奇文一维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奇文二维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9家股东(简称:奇文N维)共减持金额20.76亿元。奇文N维被市场看作金山办公的员工持股平台,与金山办公控股股东构成一致行动关系,金山办公部分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也通过奇文N维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这一减持动作,无疑为市场对公司未来的预期再添一层不确定性。
不可否认,金山办公仍手握庞大的市场份额与高毛利优势,但核心困境已然浮现,用户规模已经接近天花板,未来增量空间还有多大?
这就使金山办公面临一种“增量有限、下行风险放大”的格局。
被骂“吃相难看”
暴利背后,金山办公和WPS就没少被骂过。
去年,WPS因会员权益付费和AI功能问题,引发了消费者群体的大量不满,相关议题在公共话语空间中激起了广泛讨论。据黑猫投诉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涉及“WPS”的投诉量已突破9000条。
比如,有用户反映:“原本是普通会员,很多功能不能用,所以开通了WPS超级会员,本以为能使用AI功能,结果现在又要升级为大会员才行。”
这些用户的不满情绪,其根源或许可追溯至WPS的付费模式。
WPS采用的是免费基础功能与付费高级服务相结合的商业化路径,诸多常见操作都被设置为单独付费项目。但问题恰恰出在这一模式上。WPS的付费模式层级繁杂,功能拆分过于细致,使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多次消费,其付费策略甚至被部分人冠以“套娃模式”之名。
况且,官方对于会员层级的说明不够清晰透明。
部分用户以为开通超级会员便能“解锁所有功能”,但像特殊模板、简历和PPT美化模板、大文件云存储扩容(超出会员额度后需按需购买)、高级PDF转换等常用功能,批量转换仍需按次收费。用户在实际使用时才发现,这些功能需额外购买,与超级会员并不互通,且提示弹窗较多,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例如,最常用的“PDF高级编辑”功能仅在Pro版提供,用户在购买前需仔细比对条款才能发现这一差异。有消费者感慨,爱优腾的超前点播模式,与金山的付费套路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
针对消费者的不满,2023年4月,金山办公调整了原有会员体系,推出单独的WPS AI会员,价格为248元/年;将“WPS会员”、“稻壳会员”整合为“WPS超级会员”,价格为148元/年。2024年4月,又推出价格更高的“大会员”,为348元/年,“大会员”包含AI权益,原超级会员用户可补差价升级为大会员。
然而,WPS又被用户发现存在大数据杀熟的问题。
有自媒体指出,WPS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的消费习惯与消费能力,向不同用户推送不同的会员升级价格。对于长期依赖WPS且消费意愿较高的老用户,在推出新的付费服务或会员升级活动时,给予的优惠力度远不及新用户。
除此之外,WPS的自动续费也遭到不少网友吐槽。其优惠价通常仅限首年,次年起自动按原价续费。有网友开通连续扣费会员后,想取消时却发现中途退出需要退还之前享受的优惠金额,十分不划算。
而且,自动续费的取消流程复杂且隐蔽,其自动扣费服务并未在支付宝或微信的自动扣费设置中显示,用户需要联系苹果客服或打开相应交易订单,点开查看详情才能找到关闭渠道。不少用户反映,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遇自动付费扣款,联系WPS客服却很难联系上,即便联系上了,申请退款也困难重重。
这一系列争议,都在办公软件竞争压力日渐增大的背景下,不断消耗WPS的品牌价值。
押注AI的缺陷
备受争议同时,WPS和金山办公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大。
尤其是钉钉和腾讯文档的威胁不容忽视,而金山办公的应对策略,就是押注“办公+AI”。
去年11月,WPS AI问世,章庆元透露,WPS AI锚定AIGC(内容创作)、Copilot(智慧助理)、Insight(知识洞察)三个战略发展。今年4月,金山办公推出WPS 365升级版,包含全新的WPS Office、WPS AI企业版和WPS协作,AI功能则集合了AI Hub(智能基座)、AI Docs(智能文档库)、Copilot Pro三大套件。
目前,金山办公AIGC类的功能包括Word中的文字AI、智能文档AIGC等,Copilot(智慧助理)包括Excel中的表格写公式、PPT中的一键生成PPT、智能表格等;Insight(知识洞察)包括PDF中的PDF chat、智能表单数据洞察等。
然而,尽管金山办公在“办公+AI”领域积极布局,但实际使用WPS AI的用户数量并不多。
从去年数据来看,WPS电脑版和手机端月度活跃设备数分别为2.70亿、3.29亿的情况下,但WPS AI月度活跃用户数只有1968万。其中,最热门的“论文大纲”指令累计使用次数仅12.6万次,排名第二的“PPT大纲生成”累计使用量仅7.2万次。
不少用户反映,WPS AI生成的文字套路化、公式化严重,往往难以直接满足使用需求,还需要用户自己进一步修改完善;其生成的PPT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仍需大量人工进行后期调整,整体使用体验不佳。
尤其对于媒体、广告行业工作者而言,WPS AI虽具备多种文字风格,但其行文风格仍偏固化,难以满足甲方多样化的创意要求,创作效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实用性方面亟待提升。
此外,WPS AI横向对比的性价比也不高。比如,通义千问、豆包、混元处于免费阶段;科大讯飞的“讯飞星火”对个人用户免费,企业用户收费;文心一言大模型3.5版本免费,4.0专业版会员连续包月费用为49.9元。相比之下,金山办公的收费价格被网友认为偏高。
更关键的是,“办公+AI”这一概念虽极具发展潜力,但金山办公在该领域有着难以补救的硬伤。当微软背靠OpenAI、钉钉依托阿里通义千问、百度拥有文心一言、科大讯飞也推出了星火大模型,而金山办公目前仍采用“大模型合作+自研小模型”的策略。
这就如同在一场军备竞赛中,其他企业拥有自己的兵工厂,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先进武器,而金山办公却还停留在依赖外部采购武器的阶段,优劣之势一目了然。
这种差距在研发投入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意味着未来的差距很可能会进一步拉大。
金山办公和其母公司金山软件虽然加大了研发投入,金山办公2024年研发费用为16.96亿元,今年上半年为9.59亿元,同比均出现明显增长;金山软件同期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6.82亿元和30.45亿元,同样同比大增。
但在科技巨头的AI大战中,这点研发费用只能说是杯水车薪。2024年,百度的研发费用为221亿元,阿里上一个完整财年的研发费用是571.5亿元。悬殊的研发投入差距,使得金山办公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也让其在与科技巨头的竞争中愈发艰难。
在被用户诟病、增长失速的背景下,金山办公正陷入充满挑战的拐点。押注AI,是其寻求转型的必然选择,但缺乏核心技术的掣肘,能否让其在巨头的夹击中突围,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参考资料:
正见TrueView《金山办公的“双面”财报:在套利和套路之间选择套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