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航旅纵横联合保险公司推出的一款售价9.9元的“惊喜数字”精准延误险,在多个社交平台引发用户强烈吐槽,被许多消费者称为“史上最难理赔的延误险”,甚至有人调侃这简直是一场“比彩票中奖还难”的游戏。
与此同时,航旅纵横主打“0差价、0套路”的民航官方直销平台,也因机票价格高于其他渠道而遭到质疑。
航旅纵横是中国民航信息集团(中航信)旗下知名的航空出行服务应用,凭借其官方权威的航班数据与技术能力,为用户提供航班动态查询、行程管理、机票验真等实用功能。截至目前,其用户量已突破1亿,成为很多旅客查询实时航班、飞机机型、准点率等信息的常用工具。
在资本层面,航旅纵横也持续获得市场认可。2020年5月,它完成了2.737亿元人民币的战略融资,由招商启航资本领投,南方航空、空管投资公司等跟投。而在2024年7月,该公司又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团、招商局创投和国改双百基金,显示出投资机构对其业务模式和发展前景的持续看好。
然而,航旅纵横最近的种种做法,令不少投资者为其未来担忧,一边是保险产品“套路深”,一边是直销平台“价格贵”,航旅纵横在拓展服务边界的同时,也正面临用户信任的严峻考验。
9.9元延误险被指变相赌博
据了解,航旅纵横这款保险产品的规则设计极为特殊:每天随机设定一个“惊喜数字”,用户购买后,只有当航班起飞延误时长恰好等于该数字(以分钟为单位,整分钟数)时,才可获赔300元津贴。例如,若当日数字为14,则航班必须正好延误14分钟,多一分钟、少一分钟均不赔付。不少消费者在实际体验后直呼“被坑”,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踩雷”经历。
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自己在值机时看到弹窗广告——“9.9元购延误险,延误21分钟可赔300元”,觉得性价比高就购买了两份。结果航班实际延误95分钟,正当她准备申请理赔时,才发现赔付条件竟是“精确延误16分钟”。最终她未能获得任何赔偿,只好发帖提醒他人“注意避坑”。
类似案例并不少见,许多用户反映,购买时页面显著标注了“9.9元”和“300元赔付”,而关于“必须分钟不差”的关键条款,却以较小字体放置在不显眼位置,极易忽略。
有网友吐槽道,“这不是诈骗吗”。
甚至有网友质疑,这种“套路”算是变相的赌博。
从用户提供的投保页面截图来看,宣传语“惊喜数字,分钟不差,得300元津贴”确实较为醒目,但关于起飞延误时长必须“等于XX分钟整”的说明,“=”字样字体明显偏小,排版上“翻倍”的字样远比“=”突出。这种视觉呈现方式引发了不少人对其是否存在误导性营销的质疑——有意强化高赔付诱惑,弱化理赔门槛,导致消费者在未充分知晓规则的情况下购买。
有网友表示,“买完才知道这么解读,比俄罗斯轮盘还黑。”
8月27日,面对大量用户投诉,航旅纵横客服回应称,该产品是保险公司今年新推出的航班延误险,初衷是为旅客提供更灵活的延误保障——甚至在延误30分钟以内也有理赔可能,以期缓解乘客因延误产生的负面情绪。但鉴于近期用户体验和反馈不佳,已联系保险公司将该产品下架,并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产品、改进服务。
天津观夏律师事务所郭凯律师对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表示,航旅纵横作为一款旅行服务App,其用户绝大多数是有真实出行需求的旅客。他们购买航延险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对冲航班延误带来的不便和风险,而非进行“博彩”。因此,从用户群体的真实意图来看,该产品服务于合法的保障需求,而非赌博动机。
郭凯指出,航旅纵横该产品的争议点在于其产品设计的合理性与合规性。它通过设置一个极难实现的赔付条件,实质上极大地限制了保险公司的赔付责任,这可能涉嫌免除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义务,可能属于《保险法》规定的无效格式条款,同时也可能违反金融监管部门关于保险产品开发的规定,面临行政处罚和监管整改。
“从法律角度看,该产品更可能是一个设计不合理、可能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保险’,但其销售对象是真实乘客,故难以认定为刑事犯罪意义上的赌博。”郭凯说。
直销平台反而有时价格会更贵
此前,7月17日,航旅纵横发布消息,宣布正式上线 “民航官方直销平台”,还打出了“0差价、0捆绑、0套路”的宣传语。
随后,包括国航、南航、东航、海航等各大航司纷纷发声表示支持,称已在航旅纵横平台开展机票直销业务,将航旅纵横平台作为航司官网、APP、小程序同等重要的直销渠道推进合作。
而航旅纵横原本主要为用户提供航班动态查询、在线值机等服务,以解决旅客出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开始涉足机票销售领域后,不少网友将其比作 “民航版 12306” 。
按理说,推出这样一个平台,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与便利,理应收获大众认可。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平台却引来了诸多吐槽,其中机票价格问题最为引人关注。
有网友满怀期待地打开航旅纵横,想着能在这个号称提供 “源头机票” 的平台上 “捡漏”,结果却大失所望。
同一时间,成都到大理的机票,航旅纵横上的价格比其他平台贵了好几百。这让该网友不禁疑惑:“是我使用的方式不对吗?怎么没觉得这里的机票更便宜呢?”
这类吐槽并非个例。
还有网友更直接地质问:“航旅纵横,请问你的优势在哪儿?相同日期、相同航班,你比其他平台贵了 100 多。”
也有人疑惑,机票到底该上哪儿买,每次在航旅纵横上看的机票价格比其他平台还贵。
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也发现,航旅纵横上机票价格比其他平台偏高的情况确实存在。
以北京飞往大理的机票为例,虽然在某些时段、特定机票上,航旅纵横有价格优势,但也有不少时候,其价格并不占上风。
左为航旅纵横,右为某平台
比如 9 月 7 日北京飞往昆明的同一航班机票,在某平台上只需 470 元,在航旅纵横上却要 520 元。
左为航旅纵横,右为某平台
对此,航旅纵横客服回复称:“航旅纵横民航官方直销平台上售卖的机票,均为航空公司直供的源头机票,所有机票价格与航空公司系统实时同步。机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航班舱位设置、市场需求波动、剩余座位情况以及航空公司的动态定价策略等,因此在不同时段、不同平台,可能会出现价格差异”。
这样的解释,显然难以让人满意。在不少用户看来,既然航旅纵横宣称自己是 “民航官方直销平台”,就应该在价格上体现出优势。
如今,衍生服务存争议、价格优势不明显等问题,不仅消耗着用户的信任,也让其“为民航消费者谋便利”的初衷打了折扣。
未来,航旅纵横若想真正站稳 “民航官方直销平台” 的脚跟,而不是让“0 套路” 沦为一句空泛的口号,就必须直面这些问题,切实改进和优化平台的运营模式和服务质量。
毕竟,对于出行平台而言,用户的真实体验,才是长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