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稳赚不赔"变成泡影:一位股民与投顾公司的维权之路
"老师推荐的股票又涨停了!"看着微信群里不断刷屏的盈利截图,上海股民老李(化名)终于按捺不住,在所谓"金牌投顾"的劝说下,一次性支付了8.8万元的服务费。然而三个月后,他不仅没赚到钱,账户反而缩水了近20万。
一、从心动到心碎:那些投顾服务的"甜蜜陷阱"
老李的遭遇并非个例。去年刚退休的广州张阿姨(化名)被拉入一个"私募建仓群",群里的"陈老师"每天晒出惊人收益,声称"跟单操作月赚30%不是梦"。在连续三天观看直播课后,张阿姨瞒着家人购买了5万元的VIP服务,结果所谓的"内幕票"接连跌停。
这些涉事持牌机构(详见处罚文书)常用的套路包括:
- "免费荐股"引流:先给几个表现尚可的股票建立信任
- "盈利轰炸"洗脑:微信群、直播间不断晒出PS过的盈利截图
- "饥饿营销"逼单:"限时优惠""名额有限"等话术催单
- "责任转嫁"话术:亏损后以"行情不好""客户没严格执行"推诿
二、揭开投顾服务的合规红线
根据《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正规投顾服务应当:
- 不得承诺收益
- 需进行风险测评
- 服务协议需明确约定权利义务
- 不得代客操作
但现实中,不少机构打着"智能投顾""量化策略"的旗号,实际上却在玩概率游戏。浙江的周先生(化名)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他们给我的‘专属策略’后来发现是群发的,20个人里有1个赚钱的就拿来做宣传。"
三、维权路上的"三大误区"
很多受害者在发现问题后容易陷入:
❌ 自认倒霉型:"就当交学费了"——其实服务协议中往往存在可主张的条款
❌ 硬碰硬型:直接去公司吵闹——容易打草惊蛇导致证据被销毁
❌ 拖延等待型:"过段时间再说"——关键聊天记录可能过期
北京朝阳区曾有位投资者王女士(化名),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通过梳理微信记录、银行流水、服务协议等材料,最终在10个工作日内拿回了大部分款项。
四、这样做提高维权成功率
- 完整保存证据:包括但不限于
- 签约前后的全部聊天记录
- 银行/支付凭证
- 投顾发送的所有股票池、操作建议
- 对方承诺收益的录音或截图
- 厘清法律关系:重点查看服务协议中关于:
- 服务内容的具体约定
- 免责条款是否合理
- 争议解决方式
- 专业事交给专业人:
"我们自己去找公司,他们根本不理。"深圳的赵先生(化名)坦言,"后来通过第三方协助,对方态度马上就不一样了。"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五、给投资者的真心话
投资本就有风险,如果有人承诺"稳赚不赔",那风险很可能就出在承诺本身。选择投顾服务时切记:
✔ 查看公司是否具备相应资质
✔ 警惕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
✔ 大额支付前务必与家人商量
✔ 保留好每一个沟通环节的证据
如果您已经遭遇类似情况,记住: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专业团队可以帮助您梳理证据链,通过协商等方式争取最大权益。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