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投顾服务不值这个价?小心!这几种情况属于违规,拿回属于你的钱是完全正当的!
案例:老股民的“高价投顾”之痛
“老师,这个月的服务费又涨了,但推荐的股票还是亏啊!”电话那头,上海股民张阿姨(化名)语气里满是无奈。半年前,她在某持牌投顾公司的“金牌分析师”推荐下,购买了每年8万元的高端投顾服务。对方承诺“精准布局”“稳赚不赔”,结果半年下来,账户反而缩水了30%。
更让她气愤的是,后来才发现,那些所谓的“独家内参”竟是从公开研报里东拼西凑的,连分析师资格证都是伪造的。“阿拉上海人讲究‘拎得清’,这种服务哪能值8万块?”张阿姨最终通过专业团队协助,拿回了大部分费用。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这些“套路”你可能也遇到过
1. “免费荐股”背后的连环套
“先送您三只牛股体验!”——成都的李先生(化名)最初收到某投顾公司的“免费福利”,小赚后对方立刻推销59800元的年费服务,声称“升级才能享受核心策略”。结果付费后,推荐的股票频频踩雷,对方却以“市场波动”搪塞。
合规问题:根据《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投顾机构不得以虚假或片面宣传诱导客户签约。
2. 直播间里的“财富密码”陷阱
广东的年轻投资者小王(化名)被拉入一个“私募建仓群”,直播间里“老师”每天晒出涨停板截图,声称“跟紧操作,半年翻倍”。缴纳2万元会员费后,对方却不断要求补仓,最终亏损超15万。
关键点:持牌机构不得承诺收益,更不得通过社交媒体诱导客户高频交易。
3. 服务缩水,费用照收
“签合同时说好每周一对一指导,结果一个月都找不到人!”北京的王女士(化名)花费5万元购买服务后,投顾态度180度大转变,发来的都是模板化分析。
为什么你的钱能要回来?
当投顾公司出现以下情况时,你有权主张退费:
✅ 未履行合同约定服务(如减少咨询次数、降低服务质量)
✅ 夸大宣传或虚假承诺(如“保底收益”“零风险”)
✅ 提供无资质人员服务(如冒充分析师、使用假资格证)
✅ 未经同意频繁推荐高风险产品
维权这样做,事半功倍
- 收集证据:保存合同、付款记录、聊天记录、荐股记录等。
- 理性沟通:先与机构协商,明确表达诉求(如部分退费、终止服务)。
- 专业协助:若协商无果,可联系第三方团队介入。
真实反馈:福建的赵先生(化名)在证据齐全的情况下,仅用10天便追回了6.8万元服务费。
写在最后
投资本就有风险,但为不值当的服务买单实在冤枉。如果你也遇到类似情况,不妨花几分钟咨询专业团队评估——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服务,助您减少损失。成功退费前不收取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