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顾问服务费追回指南:当承诺与结果不符时如何应对
真实案例:被“高收益”承诺套牢的老股民
老张(化名)是一位有着十几年炒股经验的老股民,平时喜欢研究市场,但收益一直不太稳定。某天,他接到一家持牌投顾公司的电话,对方声称能提供“独家内参”,并承诺“高胜率操作策略”,甚至晒出了一些“成功案例”。
心动之下,老张支付了5.8万元的服务费,升级为“VIP会员”。然而,接下来的操作建议却让他大跌眼镜——推荐的股票不仅没涨,反而连续下跌,短短一个月亏损近30%。当他质疑投顾公司时,对方却以“市场波动”为由推脱,甚至建议他“继续加仓”。
老张意识到不对劲,开始仔细研究合同,发现其中存在多处模糊条款,比如:
- “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保证收益”(但销售时却强调“稳赚不赔”)
- “服务费一经支付,概不退还”(但未明确说明服务内容的具体标准)
- “投顾公司有权调整策略”(但未规定调整后的责任归属)
这些漏洞成了老张维权的突破口。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投顾服务的常见“套路”
老张的经历并非个例,许多投资者在购买投顾服务时,都遇到过类似问题:
1. 夸大宣传:用“高收益”“稳赚不赔”吸引客户,实际却无法兑现。
2. 模糊合同:条款写得模棱两可,出现问题后推卸责任。
3. 频繁换策略:亏损后不反思,反而让客户“升级服务”或“换新方案”。
4. 信息不透明:不提供完整的历史业绩,仅展示“精选”的成功案例。
这些操作虽然不违法,但明显违背了合规销售的原则,投资者完全可以依据合同漏洞和沟通记录争取部分退费。
如何通过合同漏洞争取退费?
1. 检查合同中的关键条款
- 服务内容是否明确? 比如投顾公司承诺的“每日荐股”“一对一指导”是否落实?
- 风险提示是否充分? 如果销售时强调“保本”,但合同里写“不保收益”,就存在矛盾。
- 退费条款是否合理? 很多合同会写“不退费”,但若服务未达标,仍可协商。
2. 收集沟通证据
- 聊天记录(微信、电话录音等),证明销售存在夸大宣传。
- 交易记录,对比投顾建议与实际收益,看是否匹配承诺。
- 服务反馈,如果投顾长期不回复或敷衍了事,可证明服务不到位。
3. 协商退费策略
- 先友好协商:直接联系投顾公司,说明问题,要求部分退费。
- 施压合规部门:持牌机构对投诉较敏感,可向公司内部合规部门反映。
- 专业协助:若自行协商无果,可寻求第三方帮助,提高退费成功率。
维权成功案例:3周追回60%费用
另一位投资者李女士(化名)在支付3.2万元投顾服务费后,发现推荐股票频繁亏损。她整理证据后,通过专业团队协助,最终在3周内成功退回1.9万元。
关键点:
- 证明了销售话术与合同条款不符
- 提供了服务未达标的交易记录
- 通过合规途径施压,避免漫长纠纷
如果你也遇到类似情况,该怎么办?
- 不要拖延:时间越久,证据越难收集。
- 整理材料:合同、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缺一不可。
- 寻求帮助:专业团队能更快找到突破口,提高退费成功率。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法律声明: 若您在近五年内因投顾公司的不当行为遭受损失,可咨询专业团队,争取减少损失。成功退费后再收费,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