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投资变"烫手山芋":一位股民与投顾公司的维权之路
"稳赚不赔"的诱惑,却成了噩梦的开始
老张(化名)是个老股民,炒股十几年,自认经验丰富,但市场波动让他越来越焦虑。去年6月,他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某持牌投顾公司的业务员,声称能提供"独家内参",保证年化收益50%以上。起初老张半信半疑,但对方不断发来"成功案例",甚至拉他进了一个"高端客户群",群里每天都有"老师"直播荐股,不少"群友"晒出盈利截图。
"当时真的被洗脑了,觉得这次终于找到‘真大腿’了。"老张回忆道。在业务员的反复劝说下,他最终支付了8.8万元的服务费,升级为"VIP会员"。然而,交钱后,所谓的"精准荐股"却频频失误,推荐的股票不仅没涨,反而一路下跌。老张提出质疑,对方却以"市场波动"为由搪塞,甚至建议他"再加仓摊低成本"。
直到账户亏损近20万,老张才意识到不对劲。他翻出合同仔细研究,发现里面暗藏玄机——服务条款模糊,风险提示不显眼,甚至承诺收益的聊天记录都被对方否认。这时候,他才明白,自己可能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投资陷阱"。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合同里的"文字游戏",如何成为维权突破口?
老张的经历并非个例。很多投资者在遭遇类似情况后,第一反应是"认栽",觉得合同都签了,钱肯定要不回来。但实际上,投顾公司的合同往往存在多处漏洞,只要找准关键点,仍有挽回的余地。
1. 模糊的"服务承诺",成了空头支票
很多投顾合同里会写"提供专业投资建议",但具体怎么服务、如何评估效果,却只字未提。老张的合同里甚至没有明确"荐股失误如何担责",导致对方可以随意推脱。
2. 风险提示"藏"在角落,投资者容易忽略
按照行业规定,投顾公司必须充分提示风险,但有些公司会把关键条款用小字、灰色字体放在合同末尾,甚至口头承诺"稳赚不赔",与书面合同完全不符。
3. 聊天记录、宣传资料可能成为关键证据
虽然合同里没写"保本收益",但业务员在微信、直播间里却可能多次承诺"高回报"。这些聊天记录、直播回放、宣传海报,都可以作为维权的有力证据。
老张后来在朋友推荐下,找到专业团队协助,通过梳理合同漏洞、整理沟通记录,最终成功拿回大部分费用。
如何避免"踩坑"?这些细节一定要注意
- 别轻信"高收益"承诺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如果对方吹得天花乱坠,99%有问题。 -
合同必须逐条核对
重点看服务内容、违约责任、退款条款,模糊的地方一定要让对方书面澄清。 -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
微信、电话、直播内容,能录屏就录屏,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 -
发现问题尽早行动
拖得越久,证据越难收集,维权难度越大。
如果你也遇到类似情况,别放弃!
老张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签了合同,也不代表只能认亏。只要找准方法,仍有挽回损失的机会。
如果你在近五年内因投顾公司的夸大宣传、诱导消费遭受损失,不要犹豫,立即咨询专业团队,争取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