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英国首相斯塔默在捷豹路虎工厂宣布,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达成的贸易协议包括将美国对英国钢铁征收的关税降至零。
三个多月后,英国钢铁行业组织(UK Steel)贸易和经济政策主管布伦南仍在等待这项减免成为现实。他表示,由于美国进口关税的不确定性,组织的大多数会员的美国订单有所下降。
“人们越来越担心,敲定钢铁协议已不再是英国和美国政府的优先事项。”布伦南表示,“双方达成协议的意愿很可能正在动摇。”
日本、欧盟和韩国也像英国一样,同样感到困惑,其经济损失也在不断增加。这三个经济体在过去一个月里都作出了类似声明:在同美国的谈判中,美方在汽车出口方面给予了他们不同程度豁免,但与英国不同的是,这些经济体对美出口钢铝产品仍面临50%的关税。
“我们仍在看到损失,损失还没有停止。”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近期在谈到该国汽车行业时表示:“我们希望美国尽快签署行政令。”
英国杜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跨国法教授兼全球政策研究所联合主任杜明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英美、欧美以及此后的日美之间达成的协议都属于同一种类,即政治性协议,因谈判时间仓促而先形成框架,但是从英美谈判成功后就开创了一个在双方文本中标明“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先例,犹如用英美贸易协议“打了个样”,但是其具体条款和内容都没有确定,从而给后续谈判留出空间,但也存在相互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旧的关税尚未谈妥,新的关税又要出炉。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15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扩大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50%关税的范围,将数百种衍生产品纳入加征关税清单。
据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公告,该扩大的关税清单于8月18日美东时间凌晨12点01分起正式生效。
来源:新华社
“永无止境的谈判”
布伦南提到,一家生产价格极具竞争力产品的英国钢铁生产商表示,如果关税不降至零,到年底他们将倒闭。
此前在6月16日,美英正式签署了英美《经济繁荣协议》,同日特朗普签署了相关行政令。
不过,这份协议并未兑现双方早前承诺的全部内容,譬如协议仅落实了英国汽车和航空航天产品的关税优惠安排,而钢铁和药品关税的削减仍待后续谈判。
其中,英国生产的汽车将享受每年10万辆的关税配额,适用税率为10%,低于对其他大部分贸易伙伴征收的25%关税。这项政策同样适用于英国产的汽车零部件。
欧盟在同美国宣布谈判达成后,也发布了一份欧美贸易协议解释文件。文件表示,“15%的关税上限也适用于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目前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关税税率最高为25%,另加2.5%的最惠国关税,可立即享受关税减免。”
不过,目前这项协议似乎并未实施。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正在敦促尽快实施该协议,以减轻制造商及其供应商的“沉重负担”。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勒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欧盟与美国之间的协议尚未给德国汽车工业带来任何明朗改善。由此产生的成本高达数十亿美元,而且还在持续上升。”
8月14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吉尔表示,美欧之间正在敲定一份联合声明,“美国在这方面向我们作出了政治承诺,我们期待这些承诺能够得到落实。”
前欧盟委员会贸易专员、现任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非常驻研究员马尔姆斯特伦警告称,任何延误都可能纯粹是行政原因,但“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欧盟委员会将面临巨大的压力,要求其采取报复或采取某种行动,尤其是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典等国的汽车制造商的要求。”
她表示,“欧美协议中有很多内容含糊不清,其他协议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很可能会看到永无止境的谈判和大量的阻挠。”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发布的上述解释文件的最后一行中写道,“2025年7月27日达成的政治协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除已承诺的立即行动外,欧盟和美国还将根据各自内部相关程序进一步谈判,以全面落实政治协议”。
“协议明确规定不具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可随时提出修改或退出。这种特性为执行随意性埋下隐患。”杜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譬如特朗普方面可能再次发出威胁,欧盟方面也可能扬言发动贸易对等报复等。
同样在等待美国签发相关行政令的还有日本和韩国。此前,日美在7月22日达成协议,将全面关税和汽车关税降至15%。迄今为止,更广泛的关税已经实施,但汽车关税仍保持在25%。目前日本正在等待美方下达行政令,降低汽车关税。
赤泽亮正近期提到,一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因关税问题每小时损失1亿日元(约68万美元)。他于本月早些时候飞往美国,希望美国可以确认行政令、取消叠加关税,并偿还多收的关税,但上述愿景目前尚未实现。
韩国当前也面临类似的问题。韩美于7月31日宣布达成贸易协议,该协议将对包括汽车在内的韩国对美出口产品征收15%的关税,不过目前与日本一样,其被征收的汽车关税仍维持在25%。
贸易数据显示,尽管由于企业预期美国关税上调而提前备货,韩国出口总体上在上半年保持了韧性,但对美汽车出口额下降了近17%,钢铁出口额下降了11%以上。
彭博行业研究的一份报告显示,即使在新的15%汽车关税下,韩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公司及其子公司起亚公司今年也可能面临高达50亿美元的额外成本。原因在于,虽然避免25%的关税将节省超过30亿美元,但在需求疲软和补贴收紧的情况下,这项关税会挤压利润率,并加剧与日本汽车制造商的竞争。
行政令还要等多久
杜明表示,可以看到,美国和英国的贸易协议待遇是最优的,即10%的关税税率,但也不是没有别的代价。
譬如,在钢铁关税的削减谈判中,美方仍十分强势。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美国坚持要求钢铁必须在英国熔炼和浇铸才能符合条件。而英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之一塔塔钢铁英国公司在去年关闭其高炉后,已无法再满足这一要求。公司新的电弧炉预计要到2027年底才能投入使用。
“这并不是因为英国政府没有努力,”塔塔钢铁公司公共事务总监拉特(Tim Rutter)表示,“我们听说美国各部门不堪重负。”
不过如前所述,新的关税已经在路上:15日,美国商务部在发布的《联邦公报》公告中表示,工业与安全局已将407个产品编码加入《美国协调关税表》,这些产品将因所含钢铁和铝成分而被加征额外关税。
此前,6月3日,美国曾宣布将进口钢铁和铝及其衍生制品的关税从25%提高至50%,在6月12日,又宣布自6月23日起对多种钢制家用电器加征关税,包括洗碗机、洗衣机和冰箱等“钢铁衍生产品”。
北京广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管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32调查的税率由美国商务部向美国总统作出建议,以“国家安全”为原因,最终定夺税率的是美国总统。
他对记者解释道,如果在实施一段时间后,美国总统仍以“国家安全”为原因抬高税率,的确目前也没有太多有效的制约方法,而且目前美方也出现了将税率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的趋势。
杜明也对记者表示,232调查对总统授权较大,国会干预可能性小。
目前,新的钢铝关税也将继续影响美国各贸易伙伴的出口。
赤泽亮正透露,即使与英国谈判时,美英双方协议关键部分的实际执行也耗时54天。因此,他表示,如果美国能在9月中旬左右发布日美贸易相关行政令,那“还不算差”。
富林特全球驻伦敦合伙人兼贸易和市场准入业务主管洛威表示,这进一步证实了谈判或者永远不会真正结束,尤其是在美国即将对制药和半导体等行业加征更多关税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