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无人驾驶时代私家车需求不会消亡,而是会从交通工具向“专属移动空间”进化:取消驾驶位释放了额外空间,智能化让私家车从以司机为中心向以乘客为中心转变,叠加原有的私密性和个性化优势,使未来L5级私家车能够带来更极致的出行体验——通过按场景需求深度定制车辆,车主能够在移动时间内实现更高的价值创造,“低效的”出行时间将转化为高效率生产力时间或高价值休闲时间;未来的“车空间”还可以与“家空间”、“办公空间”深度融合,使私家车进一步成为“时空任意门”解决方案。我们预计无人驾驶时代的私家车作为“专属移动空间”将拥有广阔市场前景,并在RoboTaxi商业化 5-10年后开启大规模应用。
无人驾驶时代的私家车必须达到L5级,将在L4级的RoboTaxi 商业化5-10年后开启大规模应用
在《无人驾驶系列二:RoboTaxi“过五关”,“混合运营”是最优解》中,我们提出,以现阶段RoboTaxi的技术水平即可开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而无需等到尽善尽美,主要方式是通过聚焦特定最小落地场景(晴天市区非拥堵路段等),部署少量RoboTaxi,以“混合运营”模式,融入有人驾驶运力这个大池子,共同实现用户体验满意、运营效率全局最优,从而达到盈亏平衡。但是私人购买一辆无人驾驶车辆,不能采用最小落地场景原则,必须有能力在全时段、全天候、全区域提供出行服务,即达到L5级别的能力,以现有L4级的RoboTaxi技术成熟度,需要更多时间持续进化,臻于完美,才可能作为私家车卖给用户。
RoboTaxi将抑制部分“低成本出行”为目的的私人购车需求
在上期《无人驾驶系列三:RoboTaxi时代共享运力重构》文中,我们描述了:RoboTaxi剔除了占目前共享出行成本~50%的司机成本,叠加近乎24小时不间断运营的恐怖效率(利用率可达私家车的5-10倍),共享出行的成本将被压低至极致,按需使用、按次结算的RoboTaxi服务,将是成本敏感型用户出行的首选。同时,无人驾驶免除了私家车主自驾的负担,释放出行时段内注意力用于工作或休闲活动,算上这部分时间价值,目前占总量约43%的“以满足基础出行为目的”的购车行为,将随着RoboTaxi的普及而下滑。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研究院用户调研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车之家研究院的调研中,仍有近8成的受访者在RoboTaxi比私家车便宜的情况下,不愿意放弃买车。说明即使对于“以满足基础出行为目的”购车人群,用车成本也不是决定是否买车的唯一考量。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研究院用户调研
专属体验:私人移动空间的“价值锚点”
无人驾驶时代私家车是否会被RoboTaxi全面替代?我们的判断是“不会”,因为除了低成本出行外,那些偏好高私密性、高控制权与个性化出行的需求无法通过RoboTaxi得到满足。这催生了私家车在无人驾驶时代存在的“价值锚点”——私人移动空间内的专属体验。我们可以列举出一系列不可替代的私人出行需求场景:
- 缺觉人士的“移动卧室”:可以“睡着上下班”;
- 游戏爱好者的“移动电竞室”:可以在通勤途中“一路玩游戏”;
- 多娃家庭的“移动起居室”:从“冰箱彩电大沙发”进一步升级为可定制的家庭娱乐与生活智能空间;
- 企业高管的“陆地头等舱”:从有人驾驶时代类似罗伦士湾流定制等改装车型进一步升级,打造高端商务出行的极致私密性与舒适性体验;
- 精英白领的“车轮上的办公室”:需要绝对安静,配备办公桌、大屏、舒适座椅、智能化办公软件等办公神器的私密工作空间,高效处理各种公务;
- 特殊需求者的“专业功能空间”:如适用于医疗监测、宠物生活、户外探险、专业工具移动等的深度改装空间;
- …
有人驾驶时代已有专属“移动空间”
“移动空间”并非全新概念,在有人驾驶时代就已经实现规模应用:例如罗伦士改装厂服务于对专属定制空间有追求的人群,通过选择三排座MPV车型,将第一排作为驾驶舱,和后排空间隔离;第二三排空间合并作为高端定制移动空间,以小高顶或悬浮顶设计提升车高增加头部空间,配置可躺平的航空总裁座椅、新风换气、三重隔音玻璃、电动升降隔屏(搭配超级大屏)、高端音响、升级悬架等硬件设施,智能化配置也拉满, 实现“陆地头等舱”式的场景体验。
罗伦士VS600MX湾流系列4座尊享版
再举例,2020 年CES上展出的宝马i3 Urban Suite,则尝试以相对较小的车身尺寸,探索有人驾驶时代“单人移动空间”可能性。这款车在右侧取消B柱、车门对开、前后座椅融合打造单人“头等舱躺椅”,在左侧取消后座作为“移动办公桌”,在保留驾驶座、物理空间尺寸受限的条件下,创造了专为一位乘客服务的移动空间。
宝马i3 Urban Suite
无人驾驶时代私家车的“空间与智能革命”
有人驾驶时代的私人移动空间,仍然受限于因方向盘/驾驶座的存在而导致的物理空间局促、智能化因兼顾司机和乘客需求而不够纯粹,整体软硬件设计难以针对具体应用场景彻底优化,因此无法带来极致体验。无人驾驶时代的私家车,将引发一场“空间与智能革命”,有望彻底解决上述问题。
- 物理解放:取消方向盘、驾驶座,得以释放空间潜力,完全重塑座舱布局。不需三排座MPV车型,双排座的中小车型就可以通过“盒子空间”的设计,放下可躺平座椅或移动起居室的硬件配置。
- 智能升维:剔除有人驾驶时代服务于司机的驾驶信息需求,车辆100%智能化资源都服务于乘客/场景需求——灯光、温控、空气质量、音响、屏幕等多种智能硬件协同,加上专为办公、娱乐等场景开发匹配的软件系统,打造以乘客为中心、服务于主要场景的沉浸式智能空间。
举例:沃尔沃360C无人驾驶概念车
私家车更贵但更值的理由之一:善用出行时间,创造更高价值
虽然部分移动空间场景(如:移动办公室)可以通过与他人共享实现降本,但绝大部分移动空间场景,例如移动卧室、移动起居室等,需要个性化定制并存有私人物品,并不适合与他人共享。个人移动空间带来极致体验的同时,由于较高闲置率(日均闲置~22小时)与不菲的购置/维护成本,带来了高昂的单次使用成本。如果未来的私家车如同奢侈品,追求的是身份认同,需要为此支付超额溢价,那么私家车未来的市场空间有限。
我们认为私家车更贵但更值,理由不是身份认同,而是善用出行时间、创造更高价值。虽然使用RoboTaxi同样能解放自驾者的注意力,但是由于RoboTaxi强调极致效率和基础体验,无法做到与出行者各自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场景完全适配,也难以实现极致的体验。参考特斯拉CyberCab(参数|询价)的极简乘坐空间,车内乘客无法躺平充分休息,也无法摊开电脑文件高效办公。我们仍然需要私家车定制化的专属移动空间所赋予的可控性、隐私性和个性化控制,才有可能将出行时间转化为“高效率生产力时间”或“高价值休闲时间”,带来更高的价值创造。正是这部分收益差,足以抵消专属移动空间较为昂贵的购置成本,带给未来私家车广阔的市场空间。
私家车更贵但更值的理由之二:场景深度融合,破除时空界限
另一个思路:如果难以通过与他人共享提高利用率,未来的私人移动空间可以通过与车主的生活/工作场景深度融合,提升车主在移动空间内的使用时长,从而降低单位时间使用成本。
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词“车家一体”,即私家车/移动空间作为家庭生活空间的一个模块, 可以像一个“舱段”一样泊入家庭空间站,融入车主的居住空间。例如:拥有“移动卧室”的车主,无需家中另置床铺——车到家了意味着移动卧室回归整体家庭空间,夜晚车主在与家空间相连的移动卧室内入睡,第二天清晨车主还在睡梦中移动卧室就离开家前往公司上班,直到快到公司再把车主叫醒,做到“睡着离家、睁眼上班”。这种“车家一体”解决方案,通过空间和场景的融合,打通了原本被切割成不同时空的“家 – 移动 – 公司”转换模式,真正实现了“任意门”式的无感出行。再举个例子,拥有“移动电竞室”的用户,无需家中再添置一套游戏设备,通过“移动电竞室”与“家空间”的对接或分离,实现无论在路上还是在家里都可以使用同一个游戏空间。因此,不同的移动空间,不管是移动办公室、移动起居室、还是移动儿童房、移动卧室,都可以通过与家空间或办公空间的融合,大幅提升使用时长,可以在不与他人分享的前提下、降低私家车的单位时长使用成本。在这种设想里,私家车更像一种“时空任意门”解决方案:距离、时间、空间都不再是问题,工作生活场景在移动过程中得到了延续,避免了移动过程中时空切换带来的“场景碎片化”的不便。
同理,办公空间也可以重构:公司只要保留会议室等公共空间,取消工位,公共空间留有接口让每个人的“移动办公室”对接泊入,开会时大家从移动办公室走出来,在公共空间中讨论问题共同协作,会后回到自己的办公空间专注个人工作,下班时移动办公室自动回家,员工完成工作的同时即刻抵达家中,实现时空的无感切换。
马斯克卖掉豪宅后居住在德州SpaceX园区内价值仅5万美元的“移动板房”内,该房屋是由Boxabl公司设计制造的、可折叠的活动预制房,其价格低廉,能做到像乐高一样模块化快速搭建、打包、移动。这类低成本预制房,可以搭建在土地成本低廉的远郊区,不仅能做到与私家车之间的能源融合(太阳能屋顶、Powerwall、车载电池互充),更可以做到空间与智能的融合。无人驾驶私家车的专属移动空间,将打破远郊区居民的通勤障碍,扩大城市居民的宜居范围,减少为土地支付的溢价。车企可以和房企一起,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创造“人-车-家”的个人城市生活新体验。
更遥远的梦想:未来整个城市化身为流动空间
更激进的构想是在未来整个城市彻底化身为流动空间,构建“车轮上的城市、流动的空间”。整个家空间都可以像房车一样移动,单身人士可以不用住在固定地点的公寓,而选择住在车轮上的“移动旅馆”中,私家车除了是“任意门“,还变成你的“随身空间”,存放你所有个人用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公司或许也不需要有固定的地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公共空间流动办公,员工的私人移动空间可以随时与公司所在的公共空间之间实现自动泊入/自动分离。
总结
无人驾驶时代的私家车不会消亡,而将实现从“交通工具”向“专属移动空间”进化。L5级私家车在物理空间和智能化的变革,将带给乘客更为极致的出行体验,使原本浪费的出行时间价值得到彻底释放与转化。未来的“车空间”还可以与“家空间”、“办公空间”的深度融合,更使私家车进一步成为“时空任意门”解决方案。我们预计无人驾驶时代的私家车,因其极致的出行体验和更多的价值创造,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文/汽车之家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