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银行坏账,地产与个贷仍是高发区


下一阶段,商业银行可能会将更多注意力投向重点保交房项目及房地产向新发展模式过渡的有关动向。

中房报记者 许倩丨北京报道

随着上市银行2025年半年报披露收官,一份关乎金融系统健康度的“体检报告”正式出炉。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42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整体向好,与去年末相比仅贵阳银行、民生银行等7家出现小幅反弹。

不过,记者注意到,房地产业依然是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的行业之一,部分城农商行及个别股份行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出现明显攀升现象。在零售信贷方面,多家银行的个人消费贷、信用卡、经营贷、住房贷款不良指标均有所增加。

比如,贵阳银行上半年整体不良贷款率较去年末上行0.1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上行0.7个百分点至1.75%;青农商行虽然整体不良贷款率下行,但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较去年末提升14.15个百分点至21.32%。

部分国有大行财报也出现类似趋势。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达5.38%,较去年末上升0.44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1.15%,较去年末上升0.18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仍是新发生不良贷款的第一大行业,但实质新增同比已经出现下降趋势。个人贷款资产质量短期仍面临一定压力。”中国银行副行长武剑在发布会上表示。

多家银行高管在业绩会上表示,下半年仍将持续加大风险管控力度。据市场面消息,今年国有商业银行总行都组建了直属的催收团队,向不良贷款要利润。

地产业贷款不良率攀升

房地产对公贷款风险虽有所收敛,但风险出清仍未结束。同时,个人贷款不良率延续抬升趋势,住房贷款、消费贷、经营贷不良率都有上行信号。

在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投向房地产业贷款的力度最大。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境内房地产业贷款余额为1.02万亿元,半年增加485.9亿元。中国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也是最高的,达到5.38%;其次是工商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达5.37%,较2024年末上升0.38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升的最快的是青农商行。截至上半年末,青农商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为21.32%,较去年底上升14.15个百分点;对应不良贷款余额增加约12亿元,达到20.95亿元,占不良贷款比例由25%左右提升至61.54%。

“本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增加,主要因个别贷款风险暴露形成不良,正在处置过程中,属于正常波动。”青农商行在半年报中表示。记者注意到,该行上半年房地产业贷款和垫款规模大幅压降约21亿元至98.25亿元。

从绝对值来看,上半年末,房地产行业贷款不良率较高的还有郑州银行(9.75%)、重庆银行(7.19%)、杭州银行(6.44%)、农业银行(5.35%)、招商银行(4.74%)等。

从增幅来看,上半年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上升超过1个百分点的还有江苏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浦发银行等。

上半年末,江苏银行投放于房地产业贷款的不良率达3.95%,远超其他行业贷款,相较去年末增加1.75个百分点。江苏银行房地产贷款资产质量下行,一方面受贷款规模缩减影响,另一方面则由地产市场环境决定。

对于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上升,上海银行方面则称,主要是受到个别存量风险业务影响。

一位银行界人士表示,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的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销售额下降幅度较大。下一阶段,商业银行可能会将更多注意力投向重点保交房项目及房地产向新发展模式过渡的有关动向。

六大行按揭贷不良率全部上升

作为个人住房贷款的投向主力,国有六大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仍在缩水。

截至上半年末,国有六大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合计25.73万亿元,在42家上市银行中(合计34.13万亿元)占据75%的份额。但相比去年末,该余额在半年内缩水1078亿元,且已连续3年缩水。

某宏观经济分析师表示,六大行居民房贷持续减少,主要是受到提前还贷潮和新增客户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也说明今年居民对于房贷的态度日趋理性。

建设银行投向个人住房贷款的规模最大,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6.15万亿元,仍居行业首位,但半年缩水423.6亿元;其次是工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6.05万亿元,半年减少366亿元;农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4.94万亿元,半年减少492亿元。

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则较年初实现微增。其中,邮储银行较年初增加213.16亿元,上半年房贷余额突破2.4万亿元。

9家上市股份行成为上半年个人房贷市场的增量冠军,房贷余额较年初合计增加1554亿元。其中,招商银行上半年房贷余额1.44万亿元,中信银行房贷余额1.11万亿元,分别较年初增加209.29亿元和384.36亿元。

此外,北京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等一些高能级城市的城商行,个人房贷业务也实现了正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一向被银行视作优质资产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却在走高。尤其是六大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全部上升。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86%、0.77%、0.76%、0.75%、0.74%、0.73%,较2024年末分别增加0.13、0.04、0.13、0.17、0.13及0.09个百分点。

什么原因导致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上升?有分析称,一是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直接影响了其偿还房贷等债务的能力。二是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房价波动、交易量萎缩等因素,使得抵押房产的价值面临不确定性,部分借款人可能因心理预期变化或经济压力选择断供。此外,部分银行在信贷业务扩张过程中,过于追求规模和市场份额,放松了对借款人的审核标准,降低了风险评估的严谨性。

下半年银行对房地产态度如何?

在半年度业绩会上,多家银行高管在回应资产质量相关问题时表示,将更加重视风险管控,严控新生成风险。

北京银行行长戴炜表示,今年将更加重视风险管理能力。下一步,北京银行将进一步加大拨备计提力度,以夯实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风险管控实践中,北京银行对现有不良资产处置穷尽各种办法,同时对新增不良贷款实行严控,加大对不良资产问责的力度。

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表示,将加强个人贷款产品“入口关”管理,全面、动态、持续优化产品准入、制度规则和管理要求,加强个贷实质性风险的全流程管理。

兴业银行首席风险官赖富荣表示,按揭贷款新发生不良已有所回落,对于按揭客户,该行严格遵循“好人好房”原则,从严把握区域、楼盘和客户的准入标准,保障按揭业务的稳健增长。

对于下一阶段房地产信贷工作,各大银行将有哪些动作?

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表示,将抓好系列政策落实,通过延伸住房金融服务链条,特别是围绕客户进一步打造住房金融生态的服务闭环,完善住房金融生态的布局,持续巩固提升这方面的竞争力。他预计,今年全年房贷业务表现将会好于去年。

对于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领域风险,农业银行副行长林立表示,该行房地产业务风险基本稳定,地方债务风险化解见行见效,未来将持续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措施。

下一步,农业银行将积极推进城市对公信贷业务转型,紧扣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动能转换、品质提升和绿色转型,加快调整优化信贷策略;积极对接各地城市更新行动,积极支持拆除重建类、整治提升类的城市更新项目,以及保障性住房项目等,继续做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的项目投放。

交通银行副行长顾斌表示,交通银行将持续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对支持的重点领域加大投放;风险监测管理方面,研判存量的业务风险,及时修订、完善授信政策;对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政策导向下,市场运行、房企趋势性变化加强研究,统筹好各个区域房地产项目融资规划的风险防控。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起底银行坏账,地产与个贷仍是高发区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