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随着美股的持续上涨,美国人的账户金额也在增加,但这也意味着美国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受到股市下跌的影响。
美国人持股占比已达到历史新高
根据美联储公布数据,今年第二季度,美国人直接和间接持有的股票(包括在共同基金或退休计划中的投资)占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已升至历史最高水平,达到了45%。
这一里程碑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美股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从而提升了持仓股票价值;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直接参与了股市;以及像401(k)这样的投资于股市的退休计划在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受欢迎。
尽管从当下来看,这一趋势对于美国人来说还是值得庆祝的好消息——在美股上周又创下新高之际,更多美国人将能从美股的上涨中获益。
但这样创纪录的高股票持有量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因为美股市场下跌可能会影响美国民众个人财务状况——尤其是在美国劳动力市场日益脆弱、通胀持续顽固的当下。
据LPL金融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杰弗里·罗奇(Jeffrey Roach)称,由于如今许多美国人持有大量股票,并且将大量资金投入美股,因此美股对经济的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更大了。
“股市的繁荣或崩溃所带来的影响——它具有双向性——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将比十年前要大得多,”罗奇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咨询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首席市场经济学家约翰·希金斯(John Higgins)表示,美国人的股票持有量已经超过了上世纪90年代末(也就是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的水平。
希金斯在报告中表示:“即便在对人工智能充满热情的情况下,美股还将持续上涨一段时间,这种情况也应当引起警觉。”
希金斯补充道:“事实上,我们的预测是,标普500指数今年和明年还将继续上涨…但当前股票占比极高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警示信号。”
美股投资回报率可能下滑
自4月8日美股触及低点以来,标普500指数已累计上涨33%。自今年年初以来,该指数累计上涨了13%,今年已陆续有28次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的科技热潮是推动美股上涨的主要动力。以英伟达为首的美股“七巨头”等大型科技公司股价飙升,带动了像标普 500 指数这样的主要指数上涨。
据标普道琼斯指数的高级指数分析师霍华德·西尔维拉特(Howard Silverblatt)称,“七巨头”今年为标普500指数贡献了总体涨幅的41%。
不仅美国家庭持有的股票数量创下了新高,据美联储的数据,外国投资者在美股市中的持股比例也在第二季度达到了历史新高。
美国奈德·戴维斯研究公司(Ned Davis Research)的行业策略师罗布·安德森(Rob Anderson)警告称,历史表明,当股票持有量达到历史高位时,经济衰退的风险以及美股回报率低于平均水平的可能性都会增加。
安德森说:“投资者不应期望能重现过去十年所见到的那种规模的回报。未来十年,收益可能会有所下降。”
贫富差距或进一步拉大
美股持续创下新高带来的另一重担忧,是美国经济可能会继续朝着“K型”发展——即穷者益穷、富者益富。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就业市场(大多数美国人主要通过此获取收入)仍停滞不前,而股票市场(美国富人主要通过此获取财富)却持续上涨。
“在股票市场中拥有大量财富的人觉得自己的资产表现得极为出色,”Simplify Asset Management公司的首席策略师迈克尔·格林(Michael Green)说,“而那些没有这种财富、主要依靠就业作为主要资产的人则在当今社会感到受到更多限制。”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经济数据,使得美国整体经济数据看起来比大多数美国民众实际感受到的要乐观得多。LPL金融公司的罗奇表示,活跃的股市正在提升美国富人的净资产,刺激了他们的消费,进而推动了经济增长。
很多数据都已经反映初这种矛盾现象:在第二季度,美国收入最高的10%人群(年收入超过35.3万美元)占美国消费者支出的 49%以上,这是自1989年以来的最高比例。
然而,从深层次来看,这样的情况带来的是经济稳定性的下降:美国的低收入群体已经在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一旦美股出现崩溃迹象,可能会让那些一直通过高消费支撑经济的美国富人们感到恐慌。
Charles Schwab公司的高级投资策略师凯文·戈登(Kevin Gordon)表示:“当你的投资规模如此之大时,股市就会成为更大的经济推动力。”
他指出,尽管当前的美股上涨能够刺激消费支出,但一旦美股暴跌时,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
“如果股市出现长期低迷,这可能会对家庭支出造成压力,尤其会对财富水平较高人群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出现这一情况的风险已经越来越大了。”戈登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