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顾问服务背后的隐忧:一位股民的维权之路
从满怀期待到心生疑虑
"老师,这支票真的能涨30%吗?"2023年初,上海股民王女士在某持牌投顾公司的直播间里,小心翼翼地发出这条弹幕。对方信誓旦旦地回复:"跟着我们操作,稳的呀!"这句带着上海腔的承诺,让她当场支付了5.8万元的"至尊VIP服务费"。
起初,投顾老师确实每天准时推送"金股",但三个月过去,王女士的账户不仅没见起色,反而因为频繁操作亏掉了近8万元。当她提出质疑时,对方又推荐她升级18万元的"机构通道服务",声称"这次肯定翻本"。
服务背后的合规隐忧
类似王女士的经历并非个案。许多投资者反映,部分持牌机构在展业过程中存在:
- 过度夸大过往业绩("去年收益率超200%")
- 暗示保本承诺("跟着做不会亏的啦")
- 诱导追加服务("现在升级还能享受折扣哦")
这些操作虽然不构成欺诈,但明显违背了《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十七条关于"不得承诺收益"的明确规定。更让投资者窝火的是,当你要求查看具体服务协议时,对方往往含糊其辞:"合同都是标准模板,侬放心好嘞!"
维权之路的转机
意识到问题后,王女士开始整理:
1. 全部聊天记录(特别是收益承诺部分)
2. 服务合同关键条款
3. 转账凭证和操作记录
通过专业团队协助,她最终在10个工作日内成功协商退回了部分服务费。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突破点是发现了投顾公司未充分履行风险告知义务的证据。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给投资者的实用建议
- 保存完整证据链:包括营销话术、服务协议、操作建议等
- 关注服务实质:警惕"免费荐股→收费服务→升级套餐"的推销套路
- 把握维权时效:通常服务结束后6个月内是协商黄金期
四川股民张先生就是典型例子。他在支付9.8万元服务费后,发现所谓"独家内参"竟是公开研报的摘抄。通过系统维权,最终挽回大部分损失。"早晓得就该多留个心眼嘛!"他事后感慨道。
专业维权通道
如果您也遇到:
✓ 服务效果与承诺严重不符
✓ 被诱导不断追加费用
✓ 发现对方存在违规操作
不必忍气吞声!专业团队可帮助您:
- 分析合同条款漏洞
- 制定个性化维权方案
- 通过正规渠道协商解决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不当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