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交完投顾费账户就开始亏损了?投资风险自负,但服务费可以退!已帮助上百位用户挽回损失!
"王老师,我上周刚交的8万8投顾费,怎么推荐的股票全都跌停了?"杭州的李先生握着手机,声音都在发抖。电话那头,曾经热情似火的投顾经理突然变得支支吾吾:"这个...市场有波动很正常嘛..."
一、交了钱就变脸?这不是个例
去年夏天,深圳的赵女士被拉进一个"私募内参群"。群里的"张老师"每天晒出涨停板截图,信誓旦旦说:"跟着我们操作,三个月翻倍不是梦!"赵女士交了5万元会员费后,收到的却是些模棱两可的"建议",账户里的20万本金很快缩水到12万。
"阿拉上海人讲'钞票要看得见摸得着',这帮人收钱前天天嘘寒问暖,收钱后连微信都不回!"同样遭遇的徐阿姨气得用上海话直跺脚。她花了3.6万元购买某持牌机构的"金股套餐",结果推荐的股票连续跌停。
这些案例背后有个共同点:投资者都是在缴纳高额服务费后,发现所谓的"专业建议"与宣传严重不符。更让人心寒的是,当投资者提出质疑时,很多投顾公司会搬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里的"投资有风险"条款来推卸责任。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这些"套路"你中招了吗?
通过分析上百起维权案例,我们发现某些投顾机构的操作手法出奇地相似:
- "稳赚不赔"的话术陷阱
虽然明面上都说"股市有风险",但私下里客户经理常会说:"我们这级别不一样,有内部消息"、"老师都是机构出来的"等暗示性话语。 -
服务内容货不对板
广州的梁先生花6万元买了"一对一专属服务",结果所谓的"专属顾问"同时服务上百人,发的都是群发消息。"就像去高级餐厅点了私房菜,结果端上来的是外卖!" -
不断升级的付费项目
"基础版不行就买进阶版,进阶版不行再买VIP版..."成都的刘女士前后投入15万元,每次亏损都被建议"升级服务",最后连孩子的学费都搭了进去。
常见问题 | 占比 | 平均损失金额 |
---|---|---|
服务与宣传不符 | 42% | 5.8万元 |
诱导频繁交易 | 28% | 7.2万元 |
荐股质量差 | 19% | 4.5万元 |
其他问题 | 11% | 3.1万元 |
三、维权退费的关键证据
南京的周先生最初也自认倒霉,直到发现投顾公司存在这些违规操作:
- 未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就推荐高风险产品
- 承诺收益的聊天记录(虽然合同里没写)
- 服务内容与合同约定严重不符
- 未经允许代客操作账户
"最气人的是他们把我的风险测评结果都改了!"周先生通过维权顾问指导,最终拿回了大部分服务费。他感慨道:"早晓得就该留个心眼,把每次通话都录音。"
四、这样做提高退费成功率
- 立即停止追加投入
别再相信"再交一笔钱就能翻本"的说法,这只会让窟窿越来越大。 -
完整保存证据链
包括:合同原件、付款凭证、聊天记录、荐股记录与实盘对比等。广州的案例显示,证据完整的案件退费成功率高出37%。 -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自己跟投顾公司扯皮半个月,不如专业人士一个电话。"武汉的吴女士通过第三方协助,7个工作日内就收到了退款。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五、给投资者的真心话
投资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某些机构把服务做成了"一锤子买卖"。记住三个原则:
- 凡是夸大收益的,都要打个问号
- 签合同前一定要逐条确认服务内容
- 发现不对劲立即止损,别怕麻烦
如果您在近三年内遭遇类似情况,不要因为觉得"金额不大"就放弃维权。很多投资者不知道的是,即便过了服务期,只要能够证明对方存在违规行为,依然有机会挽回部分损失。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不当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