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募基金迎重大改革,事关32.83万亿元资金
2025年5月7日盘后,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这是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迎来里程碑式改革。截至2024年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2.83万亿元,此次改革影响重大。
针对投资者长期关注的痛点,如基金收费模式、基金公司“旱涝保收”、基金经理不合理收入等问题,行动方案提出多项改革措施。建立与基金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将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收费模式;合理调降公募基金的认申购费、销售服务费,引导下调大规模指数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费率与托管费率等。同时,严格落实基金公司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制度,依据基金经理的产品业绩调整其绩效薪酬。
行动方案共提出25条举措,涵盖五大方面。在优化基金运营模式上,建立基金公司收入与投资者回报的绑定机制,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加强信息透明度建设,降低投资者成本。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基金公司绩效考核,强化监管分类评价引导,重塑行业评价评奖业态,督促加强薪酬管理。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从监管引导、产品创新、注册安排、销售机构评价等方面发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基金公司治理,强化投研能力,提升服务投资者水平,支持各类基金产品协调发展,优化行业格局,夯实行业文化。守牢风险底线,完善流动性风险防控机制,引导长期投资,提升合规水平,加强声誉管理,加大法制供给,严格机构股权及高管准入,强化法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