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投顾服务不值这个价?官方回应:只要证据确凿,服务费可以全额要回!

感觉投顾服务不值这个价?官方回应:证据确凿可协商退费

"老师,我跟着你们操作三个月,怎么反而亏了20多万?" 上海股民老李(化名)盯着手机里的股票账户,手指微微发抖。半年前,某持牌投顾公司的"金牌分析师"在直播间信誓旦旦:"跟紧我们的策略,年化收益保底50%!"可现在,不仅承诺的收益没见着,本金还折损近半...

一、那些年,我们踩过的投顾"坑"

老李的遭遇绝非个例。去年某地方证监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在投资咨询类投诉中,"服务效果与宣传严重不符"占比高达67%。这些持牌机构常用的话术,你可能也耳熟能详:

  • "加入VIP群获取独家内参"(结果群里天天发网上能找到的公开研报)
  • "限时特惠59800元/年"(付款后才发现基础服务根本用不上)
  • "我们的策略胜率85%"(实际操作时却频繁调仓换股)

广东的周女士(化名)就遇到过更离谱的事。她花3.8万元购买某投顾服务后,对方竟推荐了一只明显存在退市风险的ST股。"当时老师说这是'困境反转'机会,结果现在股票都快跌没了!"说到这里,周女士气得直跺脚。

二、为什么你的投诉石沉大海?

很多投资者发现服务不符预期后,第一反应是找客服理论。但涉事机构往往会搬出这些"挡箭牌":

  1. "股市有风险,我们从不承诺收益"(却对直播间的收益截图避而不谈)
  2. "服务费是知识付费,与投资收益无关"(但宣传时明明强调"跟单操作")
  3. "您签署的风险提示书里已说明一切"(那些密密麻麻的条款,签约时根本没人解释)

关键点在于: 根据《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投顾公司在展业过程中必须遵循"适当性管理"原则。这意味着:
- 不得向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客户推荐策略
- 所有宣传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 需明确区分投建议与普通信息发布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立即咨询退费 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三、这样做,让机构主动找你协商

浙江的吴先生(化名)曾用这个方法,两周内要回6.2万元服务费:

  1. 收集关键证据
    • 保存所有宣传页面截图(特别是含收益承诺的)
    • 导出微信/QQ群聊天记录(证明存在代操作暗示)
    • 整理交易流水(显示跟随建议操作的实际亏损)
  2. 找准沟通对象
    • 跳过客服直接联系机构合规部门
    • 引用《证券法》第160条关于"勤勉尽责"的规定
  3. 把握协商时机
    • 选择季度末或年末(机构更注重投诉率指标)
    • 同步向地方行业协会提交材料(增加机构压力)

"他们最初只肯退30%,后来看到我整理的20多页证据材料,第二天就松口了。"吴先生回忆道。

四、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在维权过程中,有些行为反而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 ❌ 在社交平台发布过激言论(可能被反诉名誉侵权)
- ❌ 接受"分期退费"方案(首笔到账后往往再无下文)
- ❌ 轻信"关系疏通"中介(正规维权根本不需要额外打点)

更稳妥的做法是委托专业团队处理。去年某北方省份公布的典型案例显示,通过系统化维权方案,81.5%的纠纷能在20个工作日内达成和解

五、你的疑问,这里都有答案

Q:三年前的服务费还能主张吗?
A: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但若有持续服务关系,可从服务终止日起算。建议尽快咨询📞158 2783 9931评估可行性。

Q:机构说要走法律程序怎么办?
A:这通常是施压话术。实际上,持牌机构更怕监管关注,证据充分时往往会主动协商。

Q:维权过程会影响炒股吗?
A:完全不会。整个过程只需提供现有材料,无需配合出庭等复杂操作。


如果你也遇到以下情况:
✓ 付费后发现投顾服务"货不对板"
✓ 被诱导购买高价"至尊版"服务
✓ 跟着操作反而严重亏损

请记住:沉默等于纵容!立即联系专业团队,用正确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二维码

法律声明:本内容仅为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具体维权方案需根据个案情况制定。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感觉投顾服务不值这个价?官方回应:只要证据确凿,服务费可以全额要回!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