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妈妈”难撑起一个IPO ,海拍客CTO用楼抵押贷款输血

维权提醒: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近五年内因投顾公司虚假宣传、诱导交费导致亏损,别放弃!立即联系小羊维权(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专业团队帮你讨回公道!
📞立即免费咨询退费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港股消费板块热度不减,又一家曾经的明星公司加入IPO之列。

近日,Yangtuo Technology Inc.(下称海拍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作为瞄准下沉市场的B端母婴电商平台,“海拍客”有过梦幻开局。创始团队来自阿里系,海拍客创始人赵晨是天猫国际的创建者,其首席运营官徐虹是淘金币创始人,其首席技术官肖建涛是阿里聚划算初始团队的技术负责人。仅创立三年,海拍客平台的GMV就突破了100亿元。

创始团队的明星光环下,海拍客5年就拿下6轮融资,不乏顺为资本、复星国际、高瓴等知名投资机构,其中,由雷军和许达来在2011年联合创立的顺为资本,接连参与了海拍客的5轮投资。

然而,翻开海拍客招股书,其披露的财务数据却并不理想,负债净额显示在2024年已高达20亿。为了向银行贷款,首席技术官肖建涛还抵押了自己的楼。

从光环加身到亟需补血,海拍客的上市之路,更像是一场关乎生存的冲刺。

01 “小镇妈妈”撑起八成市场,GMV两年萎缩26%

作为垂类母婴电商,海拍客瞄准低线城市打出了差异化,其交易买家分布中,一线城市仅占约1%,二线城市占比约17%,低线市场买家占比超过80%,可以说是“小镇妈妈”撑起了海拍客的核心业绩。

在营收上,2022年、2023年、2024年,海拍客的收入分别为8.95亿、10.67亿、10.32亿,增长势头止步于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为-1.31亿、1930万、2577万,看起来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但事实上,它的两大板块业务“数字平台业务”和“自营业务”,均面临挑战。

所谓数字平台业务,即链接母婴店和上游的品牌及制造商,类似于大型经销平台。这一业务收入正在持续萎缩,从2022年的3.54亿缩减到2024年的2.3亿,下滑35%。

海拍客小程序界面

招股书显示,虽然其注册买家和卖家数量在增多,但核心数据已在下滑。比如实现交易的买家数量,已经从2023年的17.2万缩小到2024年的16.8万,核心买家数量则从2023年的10.4万缩减到2024年的9.4万,缩小了9.6%。平台总交易额(GMV)也在持续下滑,从2022年的149亿下降到2023年的120亿,再下降到2024年的110亿,两年缩减了26%。

其自营业务收入增长显著,从2022年的5.4亿上升至2024年的8亿,对总收入的贡献占比也从60.4%持续扩大到77.7%。

但这一模式投入更大,导致毛利率显著承压:数字平台业务的毛利率在90%上下,自营业务的毛利率只有15%上下,加码自营业务让海拍客的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的43.9%下滑至2024年的32.5%。

加码自营业务后,其存货压力也急剧增大。2022年、2023年、2024年,存货为5950万、4680万、7470万,两年攀升26%,存货跌价金额分别为130万、170万、410万,在2024年跌价翻倍。截至2025年4月30日,其存货已高达1.5亿,较2024年底的7470万激增了101%,存货风险再次放大。

值得注意的是,涉及母婴的产品对运营有着高要求,在投诉平台上,今年陆续有消费者投诉在海拍客上购买的产品虚假发货、购买到假婴儿奶粉等现象。

02 24亿优先股压顶,海拍客CTO抵押房产输血

海拍客的现金流状况比其业务表现更值得关注。

它核心压力源于巨额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及其潜在的赎回风险。这种融资工具兼具“债”与“股”的双重属性。一方面,作为“可赎回”股份,投资者有权在特定条件,比如未如期上市等,要求公司现金回购,包含本金以及利息,形成刚性负债;另一方面,作为“可转换”股份,投资者可选择在上市后转为普通股。

截至2024年底,这部分优先股账面价值达24亿元,是海拍客在2024年负债净额高达20亿的主因。

还没有成功上市,这导致海拍客深陷赎回压力与现金流紧张的恶性循环。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海拍客已斥资1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800万)回购了部分D轮优先股。而就在递交招股书前一个月,即2025年5月30日,公司又签订协议,承诺在2025年6月支付2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亿)回购更多D轮优先股,同时持有人需在2026年底前不行使赎回权。

这两次回购涉及600万股,耗资近2.5亿元。招股书提及7种可能触发赎回的条件,如创始人违约、VIE失效、业务严重受损等,这对海拍客来说,都犹如悬顶之剑,有大规模偿债的风险。

困境的另一面是,海拍客自身的造血能力严重不足。

2022年至2024年,海拍客报表净利润分别为101万、-5654万和-7883万,在持续亏损,而剔除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经调整净利润为-1.3亿、1930万、2577万,看起来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但这或主要依赖大幅压缩成本才得以实现的,近年其收入未见增长,但总员工成本从2022年的3.96亿锐减至2024年的2.59亿,两年降幅达34.6%。

此外,2022至2024年,其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分别为-1.33亿、-600万、-1.12亿,三年烧了2.5亿。

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发现,为了维持公司运营以及应对赎回,海拍客已转向抵押融资。2024年其计息银行借款从2023年的220万飙升至1.37亿,抵押物甚至包括了首席技术官肖建涛及其配偶的个人楼宇,以及两家附属公司的资产,财务风险正在叠加。

在经营现金流持续失血、上市前景未定的情况下,海拍客资金链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03 “梦幻”褪色,海拍客背水一战

海拍客的起点可谓梦幻。

1981年11月出生的赵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阿里老兵,2006就进入了阿里巴巴集团,2013年带领团队组建天猫国际,2015年离开阿里创立海拍客。

其核心团队同样有阿里系的深厚基因,首席技术官肖建涛,曾是聚划算初期的技术负责人;对外战略合作部总监吴涛,曾是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大区经理;首席运营官徐虹曾是阿里系淘金币创始人。

海拍客创始人赵晨

在此光环下,海拍客5年就拿下6轮融资,其中雷军的顺为资本,是其第一大机构股东。

然而,现在行业环境已今非昔比。宏观上,中国新生儿数量从2019年的1470万锐减至2023年的900万,尽管2024年略有回升,但出生率下滑对奶粉、纸尿裤等核心母婴品类需求的冲击持续存在。

行业的竞争格局也日益残酷,天猫、京东等综合电商凭借流量与价格优势主导市场,2024年仅京东母婴用户规模就达2.5亿,订单量增长20%;抖音、快手通过直播重构消费场景;孩子王等线下巨头加速线上化;上游品牌自建渠道也进一步挤压着中间商的利润。

海拍客的困境,集中折射着行业的困境。近年,垂类电商普遍遭遇严峻挑战,母婴垂类电商蜜芽关停,考拉海购也在今年悄悄关闭,有考拉海购前员工对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感叹,垂类电商平台业务太小,最终只能变成综合电商平台上的一块业务。

从平台转向自营,是海拍客的自救之举,但这也让其业务模式陷入撕裂,高毛利的平台佣金业务收入持续萎缩,而支撑营收的自营业务毛利率又低,同时还需要承担存货积压和更大的资金压力。

再耀眼的创业起点,也需直面残酷现实。若无法通过IPO获得关键输血,海拍客资金压力将持续攀升。赴港IPO,成败在此一举。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小镇妈妈”难撑起一个IPO ,海拍客CTO用楼抵押贷款输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